|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商誉减值等,蓝色光标此前也曾出现过净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形。如2015年,公司净利润为0.68亿元,同比下降90.49%,当年商誉减值2.05亿元、无形资产减值7.11亿元。 
  截至2022年底,蓝色光标账面上的商誉还有17.56亿元。 
  由此看来,对于蓝色光标而言,并购是一把双刃剑。 
  对此,潘飞称,商誉占净资产比重下降到23.68%,商誉不再构成对公司未来财务表现的重大挑战。 
  追热点布局科技集团名不副实 
  巨亏22亿元,作为蓝色光标的CEO,潘飞似乎并不在意,甚至有暗暗高兴之意。 
  在致投资者一封信中,潘飞称,看到蓝色光标2022年财报时,也许会惊讶于一个巨大的亏损数字,但是这个数字不能全部代表蓝色光标的业绩基本面以及公司在践行新战略方面所展现出的蓬勃生机与希望。他认为,蓝色光标通过并购快速成长的整体战略是成功的。 
  潘飞向外界披露了蓝色光标2023年及未来的重心聚焦,全方位拥抱AIGC,继续向千亿战略挺进。公司第一增长曲线是数字整合营销业务、智能广告业务、全球化出海营销业务。小红书业务、星合达人业务、营+销业务,是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2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概念火热,蓝色光标趁机布局。潘飞称,元宇宙业务交出了沉甸甸的成绩单,虚拟人苏小妹已成为标志性IP,并已和诸多品牌展开商业化合作,MEME平台已为北大、清华、云南白药、伊利、五粮液等标志性品牌发行数字藏品,蓝色光标BlueNeo国际元宇宙旗下首个虚拟空间Tomato Galaxy(西红柿星系)正式在国际元宇宙平台Meta Horizon Worlds发布。 
  2023年,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是AIGC。潘飞说,蓝色光标的战略选择是All in AI,毫不犹豫,不惜代价,把所有技术数据及研发投入全面向AIGC转移。 
  前段时间,蓝色光标全面停用文案外包的消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潘飞称,会要求公司从基层员工到核心管理层,每个人都高频使用AIGC,对AIGC的应用和掌握程度将成为重要的晋升考核标准,每个团队的奖惩和HC设置也会围绕AIGC重新设计。 
  与AI共舞,蓝色光标会变成一家性感的营销科技集团。 
  不过,蓝色光标与“科技”二字相距甚远。2018年至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0.94亿元、0.71亿元、0.68亿元、0.65亿元、0.72亿元,而此前的2016年、2017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71亿元、1.66亿元。数据显示,公司研发投入呈下降趋势,与科技集团并不相符。 
  蓝色光标的股东缺钱。截至今年3月底,单一第二大股东赵文权所持公司1亿股全部被司法冻结。第三大单一股东孙陶然持有8063.63万股,质押4073.64万股,质押率超过50%。此外,李芃、吴铁质押率、冻结率接近100%。陈良华的质押率也高达81.43%。 
  值得一提的是,吴铁、陈良华、孙陶然曾与赵文权签署一致行动人,如今,结盟的只有赵文权与孙陶然,而陈良华、吴铁等大手笔减持。 
  今年3月,蓝色光标披露,赵文权所持公司4506.43万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81%)被动减持,套现2.49亿元。第一股东拉卡拉也在减持。去年8月,其曾披露,拟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股权。今年一季度,其减持1967.15万股股份,套现约1.67亿元,减持计划仍在进行之中。 
  今年3月以来,受AIGC概念影响,蓝色光标股价快速上涨,4月20日,股价强势涨停,较3月初已经翻倍。 
  全面拥抱AIGC,蓝色光标真的会出现颠覆变革,真正成为营收千亿的营销科技集团吗?有待时间来检验。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