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福安药业营收6年增87%与净利严重背离 汪天祥为激进买单商誉超4亿年销售费最高12亿

  福安药业曾收购了多家公司,这些标的公司贡献推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而溢价并购形成巨额商誉,在标的业绩未达标之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等导致净利润波动、下滑。

  2018年、2021年,公司相继计提商誉减值6.07亿元、2亿元,合计已经计提了8.07亿元,也是在这两个年度,公司均出现亏损。

  近40%营业收入被用于营销推广

  因为频频追热点,福安药业曾备受市场关注。

  福安药业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主营抗生素的企业,于2011年3月22日登陆深交所。因为业绩不佳,汪天祥推动福安药业外延式扩张。

  2014年,福安药业作价约6亿元收购佐炫矿业30%股权、天衡药业100%股权两家公司。2015年,公司作价15亿元收购只楚药业100%股权。高溢价并购之下,2016年底,公司商誉达13.15亿元。

  时隔8年,尽管福安药业多次计提商誉减值,但在2022年,仍然计提了0.23亿元商誉减值准备。计提了超8亿元商誉,到2022年底,福安药业商誉还有4.86亿元,风险潜在。

  作为一家医药企业,福安药业对营销的重视程度远高于研发。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1.43亿元,销售费用8.81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5.90%、36.37%。销售费用中,学术推广等营销推广费合计约为8.10亿元,占销售费用的91.95%,占营业收入的33.44%。

  近几年,福安药业的销售费用明显压缩。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2.12亿元、10.67亿元、10.2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3.58%、45.06%、41.66%。根据营销推广费占销售费用的比重,近几年,公司基本上将40%的营业收入用于营销推广。

  对比发现,销售费用及其占比远远高于研发费用。

  福安药业称,公司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方针,坚持“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合作与产品引进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其实,公司的研发费用并无明显增长,2018年,公司研发投入就达到1.20亿元,到2022年,也仅增长至1.43亿元。

  研发人员方面,2022年,福安药业的研发人员数量为565人,占员工总数的17.50%。

  不可否认,巨额营销推广费吞噬了净利润,也是导致业绩欠佳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福安药业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汪天祥曾择机进行了减持套现。2015年至2019年,在股价高点时,汪天祥及其子汪璐通过多种途径减持,合计套现超过8亿元。

  来源:长江商报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