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雷递网 雷建平
3月29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日前更新递交招股书,准备在香港上市。一旦上市,Keep将成为港股运动科技第一股。
Keep此次募资,主要用于几个方面:1,用于研发,以提高技术能力并推动产品创新;2,用于健身内容的开发及多元化;3,品牌宣传及推广;4,一般企业用途及营运资金需要。
是中国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
Keep于2015年正式上线,开发出全面健身解决方案,覆盖用户的整个健身生命周期,从规划健身目标到访问健身课程,到选择健身装备和健康食品,以及追踪体重和心率等测量数据。
Keep产品包含线上健身内容、智能健身设备(智能硬件)和配套运动产品。
1,线上健身内容。主要包括录播课和直播课,两者均由内部开发或第三方(达人和其他健身内容提供者)生产、创建;利用人工智能算法,Keep亦提供个性化的健身训练计划,即根据用户的运动水平、健身目标、日常锻炼模式和饮食习惯,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和锻炼强度,从而优化用户的训练效果。
2,智能健身设备(智能硬件),则包括跑步机、动感单车、手环及体重秤等。Keep的智能健身设备能通过与线上健身内容协同配合,增加平台对用户的价值。智能硬件可以追踪和分析健身行为,使得平台能够自动调整锻炼难度和内容推荐,以改善健身体验。同时,智能健身设备可互相连通,捕捉不同场景中的健身行为,从而形成更全面的用户档案,让平台可以借此提供更为精准的推荐内容,并动态调整训练计划。
3,配套运动产品,包含瑜伽垫、哑铃、跳绳等训练小器械,以及运动服饰、健康食品等。配套运动产品可以为线上内容和智能健身设备提供补充,提升用户整体健身体验,并助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精神。
Keep三条业务线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协同的业务模式,覆盖用户的整个健身生命周期。线上健身内容为自有品牌产品带来流量,因为用户倾向于购买智能健身设备和配套运动产品,如健身装备、服饰和食品,以提升他们在锻炼中的表现和体验。
同时,自有品牌产品也将流量再次引向线上健身内容。2020年、2021年及2022年,Keep运动产品的会员渗透率分別为41.2%、51.8%及45.1%。
随着收入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健身已成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背景下,类似Keep这样的企业就在年轻人中兴起。中国70.1%的健身人群知道Keep APP,Keep品牌在健身应用程序中的净推荐值最高。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2年,按照月活用户及用户完成训练次数计算,Keep是中国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
年营收22亿 同比增37%
招股书显示,Keep在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11亿元、16.2亿元、22.12亿元;毛利分别为4.99亿元、6.77亿元、9亿元。Keep 2021年营收较2020年增长46.3%,2022年较2021年又增长了36.6%。

Keep营收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自有品牌产品以及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的收入增加。自有品牌运动产品的收入增加,是由于运动产品客户增加、非DTC渠道产生的收入增加。往期记录期间,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的收入增加,由于平均月度会员增加及会员渗透率不断上升。
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Keep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970万、3440万及3640万。于2022年,Keep月活用户在Keep平台共记录约21亿次锻炼次数。
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Keep平均月度订阅会员分别为191万、328万、362万。Keep平台的会员渗透率,由2020年的6.4%增长至2021年的9.5%,并增长至2022年的10%,高于2022年中国行业平均值5.8%。
Keep公司2020、2021至2022年,每名月活用户收入(总收入除以当期平均月活用户)分别为37.2元、47.1元、60.8元。
2020年至2022年度,Keep毛利分别为4.99亿元、6.77亿元、9.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5.1%、41.8%及40.7%。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