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绿通科技在创业板挂牌上市的首个交易日,公司盘中最高涨10%,午后一度翻绿,尾盘报收132.9元/股,首日涨幅仅为1.37%。
本次发行前,绿通科技的实控人张志江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42.44%股份。发行完成后,张志江合计持有公司2225.8万股股份,占公司发行后股份总数的31.83%。以此计算,当前张志江的持股市值约为29.58亿元。
一季度净利预增9.7%增速放缓
高价发行的基础,则在于绿通科技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前六月,绿通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5.58亿元、10.17亿元、7.36亿元,净利润4853.56万元、5212.86万元、1.27亿元、1.43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821.73万元、6539.69万元、1.24亿元、1.42亿元。
2022年,绿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4.71亿元,同比增长44.65%;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12亿元、3.1亿元,同比增长145.09%、149.05%。
但在2022年全年倍增的高业绩基数上,绿通科技预计2023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3亿元至3.2亿元,同比变动-3.11%至3.35%,净利润50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变动9.7%至20.67%,扣非净利润4900万元至5400万元,同比变动9.66%至20.85%,增速明显放缓。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一直以来,绿通科技的业务主要以ODM模式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境外。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自ODM模式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5.9%、66.25%、79.08%、85.08%,境外销售收入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1.37%、75.55%、86.08%、92.87%。
不仅如此,绿通科技对于ODM的大客户依赖度也较高。各报告期内,绿通科技对前两大客户ICON、LVTONG USA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74%、46.78%、62.62%、68.07%,占比不断上升。
在此模式下,绿通科技仅需按客户需求设计开发或自主研发产品,向海外品牌商直接销售公司产品。绿通科技称,公司产品在境外的品牌知名度尚不及Club Car、E-Z-GO、Yamaha等国际知名品牌,采用ODM方式有利于拓展国际市场,同时也有利于在销售及售后服务过程中获得终端客户对产品的反馈,有利于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以“代工厂”的方式运营,绿通科技的研发投入力度逐步走低。上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55%、3.18%、3.3%、3.03%,整体呈下降趋势。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