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通过快递单号的途径泄露出去,消费者可以向快递公司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同时,也可以请求警方介入来调查解决问题,根据相关《刑法》条例,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这就涉及到了刑事犯罪。”陈音江说。
无独有偶,就在周先生遭遇快递电信诈骗事件之后,2月15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安恒信息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2月12日,Telegram各大频道突然大面积转发某隐私查询机器人链接。网传消息称该机器人泄露了国内45亿条个人信息,疑似电商或快递物流行业数据。
紧接着,快递股出现了闪崩,截至2月15日收盘,圆通速递跌幅近7%。此外,韵达股份在同日下跌2.92%,市值396亿元,顺丰控股、申通快递的跌幅在2%左右,市值分别为2736亿元和154亿元。
不过,针对此传闻,圆通速递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注意到二级市场的波动,但上述传闻与公司无关,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投诉频发加盟制显弊端
事实上,在信息安全方面,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圆通速递此前就曾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在2020年11月,圆通速递曾发文称,经公司报案、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非法获取并使用快递运单信息的案件。
圆通速递称,加盟网点有个别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利用员工账号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窃取运单信息,导致信息外泄,犯罪嫌疑人最终在同年9月份落网。
不过,虽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但圆通速递这一事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漏洞。有分析认为,可能与该公司采取加盟制有关。
作为传统快递网络,圆通速递仍以加盟商为主。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加盟商数量5123家,终端门店超74000个,在公司整个业务服务流程中,加盟商承担十分重要的职责。
但是,这种加盟机制容易导致快递从业者良莠不齐,近年屡次爆发的信息泄露问题,也在把矛头指向快递行业。
与此同时,圆通速递的口碑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上,有关于圆通的投诉接近9.6万条,而相关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如“公司不作为”“不更新派送”“客服电话无法转人工”“暴力投递致物品破碎”“霸王条款”“拒绝赔付”等。
众所周知,加盟商负责末端网络运营,是快递“最后一公里”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快递收揽与派送,都会接触到电子面单的信息平台。那么,站在物流环节末端,如何堵住面单泄露“最后一公里”的漏洞,为个人信息撑起一把“保护伞”?
对此,陈音江表示,“从企业角度,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加盟商网络进行监测和管理,不法分子想要批量窃取信息数据,也是能被监测到的。同时,公司需要对加盟商进行定期考核,实行考核淘汰机制,使管理机制更完善,提高用户信息安全;消费者角度,对快递面单的这种毫不掩饰的信息泄露,广大消费者需要自己加强安全意识,把信息抹去,减少信息泄露隐患。”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