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完成三级跳
不过,身家的变动,并不影响“神药”的光辉。
2003年3月6日,北京接报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后不久,吴以岭成立了针对SARS病毒的中药科研组。
在经历近一年研发后,连花清瘟终于呱呱坠地,但此时的非典疫情却已终结,连花清瘟一出生就面临了严重的生存挑战。
5年后的甲型H1N1流感,终于给了以岭药业激活连花清瘟的机会。
在当年的流感大流行研讨会上,以岭药业宣布,连花清瘟胶囊组病毒核酸阴转时间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达菲,且其费用低廉,成本仅为达菲的八分之一。
在2009年卫生部《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里,双黄连、藿香正气等与连花清瘟一起列入其中。受此推动,连花清瘟的销售额成功跨过5亿元大关。
不过,随着流感疫情的逐渐消退,连花清瘟的销售额又回落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2012年8月1日“限抗令”的正式实施,再次让以岭药业看到了商机。在当年9月13日的“第十三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上,以岭药业称“连花清瘟胶囊有明确的抗菌作用”,计划“十二五期末(2015年)达到10亿元销售额”。
此后三年间,连花清瘟销售额稳步回升,并于2015年再次回到5亿元以上。
2018年,严重的流感再次给了连花清瘟成名的机会。在国家卫计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里,连花清瘟成为13种推荐中成药之一,并由此成为当年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收入第1名,顺利跨过10亿元大关。
过去三年的新冠疫情,连花清瘟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之一。以岭药业2022年三季度报告显示,连花清瘟产品类实现营业收入35.53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4.71%。
随着全球疫情形势趋缓,连花清瘟会否回到疫情前的销售水平,或许是导致股价大幅回落的重要原因。有分析人士称,在没有拳头产品补位的情况下,以岭药业的业绩回落将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均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问题,以岭药业能否藉此实现更大跨越,尚需拭目以待。
来源:富凯财经 作者|股伯通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