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交易,存在明显溢价。截至2022年9月30日,圣久锻件净资产为10.91亿元,19.01亿元的交易价格较其净资产增加8.1亿元,增值明显。
综上所述,短期内标的资产交易价格大幅增长,有失公允。
三年累募32亿又要募资
本次收购资产交易,新强联让市场意外的还有一个,那就是配套募资。
根据交易草案,新强联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50亿元,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和支付中介机构费用等。
新强联于2020年7月13日通过闯关IPO登陆A股市场,至今不到三年。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上市以来,公司已经实施了三次股权融资。2020年,公司首发融资5.21亿元,2021年通过定增募资14.60亿元,2022年9月,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12.10亿元。三次股权融资合计为31.91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公司合计派发的现金红利为0.95亿元,仅为股权融资额的2.98%。
问题是,密集融资的新强联仍然存在资金压力。截至2022年9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13.7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55亿元,主要为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二者合计16.29亿元。
上述合计16.29亿元广义货币资金中,12.10亿元可转债募资尚未使用,2021年定增募资中,还有近4亿元未投入。
综上所述,新强联可以动用的资金有限,基于此,本次收购资产,配套募资成为必要项。
本次收购,新强联能否达到预期,存在不确定性。
从新强联自身而言,2018年至2021年,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分别为0.57亿元、1亿元、4.25亿元、5.14亿元,持续快速增长。然而,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为3.34亿元,同比下降16.56%。其中,三季度,净利为0.91亿元,同比下降59.38%。这是其2020年以来,单季度净利第二次下降,也是第一次降幅超过50%。
对于本次收购,新强联称,公司主要从事大型回转支承、工业锻件和锁紧盘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盾构机、海工装备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圣久锻件主要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主要产品为工业金属锻件,包括风电装备锻件、海工装备锻件、盾构装备锻件等,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部件。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市场的疑问是,圣久锻件是否具备较强的成长性,其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
2020年以来,风电行业持续高景气,2021年,圣久锻件未完成业绩承诺。2022年前三季度,其净利为9089.30万元,占承诺数的51.94%,占承诺数80%的64.92%。2022年全年的净利能否达到承诺数的80%,也具有不确定性。
号称技术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而圣久锻件仅有3项发明专利,均在2014年、2015年申请,这些专利是否授权,尚不清楚。2015年9月以来的近8年时间,公司并未获得发明专利,其领先性如何保持?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