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至2021年,绿源集团的电动自行车销量近翻番,平均售价从1284元降至1168元,下滑9%。相对而言,2021年,爱玛科技和雅迪电动自行车平均单价相对更高,分别为1426.54元和1265元。
绿源集团通过降价换取市场份额,但牺牲了利润空间。2019年至2021年公司毛利率逐年下滑,分别为13%、11%、10%,今年上半年进一步降低至9%。公司解释称,主要由于电池成本上涨,电池毛利率下降,及电商服务的毛利贡献下降。同期同行毛利率高于绿源集团,并且今年上半年有所好转。雅迪毛利率分别为17%、16%、15%和18%,爱玛毛利率为14%、11%、12%和15%。
公司支出主要用于生产制造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电池、电机、车架及铁制部件、塑料部件、减震器及轮胎。报告期内,公司所用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分别占销售成本的92.1%、91.8%、91.5%及92.2%。
成本高企,公司利润空间并不大。报告期内,绿源集团净利润分别为6974万元、4028万元、5926万元和5180万元,净利率分别为2.8%、1.7%、1.7%及2.6%。
招股书提示称,绿源集团未来收入及利润或将放缓增长甚至下降,原因包括消费者支出减少、自其他国内外电动两轮车制造商的竞争加剧、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供应链及物流瓶颈、原材料成本上升、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及政府政策或整体经济状况的其他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绿源集团资产负债比率暴增至119.4%,主要由于借款增加,用于建设广西工厂及浙江工厂智能厂房。2022年年中进一步增长至132.3%,主要是由于为扩张业务而增加借款所致。而2019年和2020年资产负债比率仅在31%-32%之间。
绿源集团主要依赖第三方经销商销售产品。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分销及销售网络由1086家线下经销商组成,贡献了89%的收入。在此模式下,风险管控问题显露。
招股书指出,过去三年半时间内,绿源集团一共有113名经销商及子经销商的违规行为触发了122项行政处罚决定,主要涉及在最高车速、整车重量或尺寸、脚踏功能、制动距离、轮胎宽度及短路保护方面与相关产品标准或产品资格证书不符合的情况。
对于公司经营模式及未来规划等相关问题,中国网科技记者致电致函绿源集团,但截至发稿未能获得回复。(来源:中国网科技 记者 李婷)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绿源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