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内,赛力斯的销售费用达到14.59亿元,同比大增247.09%,占营收比例的11.75%。
财报中,赛力斯对此解释称,系高端新能源车型销量增加,带来其对应相关广宣、销售费用的增加。赛力斯口中的高端新能源汽车,正是以问界M5为主的赛力斯品牌相关产品。
那么赛力斯究竟为问界M5等车型花了多少广宣费?进一步拆解财报,今年上半年,赛力斯的“广宣及服务费”较上期增加了约10亿元。

▲ 图片来源:赛力斯2022中报
仔细观察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草蛇灰线,这么一大笔钱,或许都进入到了华为的口袋。
据业内媒体报道,根据之前华为高管透露的消息,在智选模式下华为与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
该媒体以售价29.48万元的问界M5四驱性能版举例,表示华为大概能拿到2.948万元,其中20%为技术授权费用,大概是6000元,剩下2.4万元为华为各大商城的销售费用,涉及到门店建设、场地投入、人员培训、售前售后服务等等。
若该模式为真,那么在智选模式下,销售收入则正是华为收入的大头,这或是华为力推智选模式的原因。
今年上半年,赛力斯累计销售出问界M5合计26000余辆,按上文提及的比例计算,赛力斯半年激增的广宣及销售服务费与赛力斯“应付”的服务费规模相当。
不过截至目前,公开披露的数据中,双方并未披露的具体合作模式及相关流水。因此,赛力斯究竟给华为付了多少服务费,仍是未知数。
赛力斯的“钱途”
饶是如此,外界仍可浅窥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弊端——利薄。
去年开始,新能源汽车中上游零部件价格不断抬升,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车载芯片的价格都直线飙涨。中上游价格变化直接影响下游利润水平,让本就“缺钱”的新能源车企的主营业务利润被进一步摊薄。
上半年,包括比亚迪、广汽、吉利等传统强势整车厂在内的多家车企利润率都纷纷下滑,更不必提始终没有扭亏的造车新势力,比如1季度刚刚摸到扭亏门槛的理想汽车,在二季度就将利润亏损的裂缝再一次拉大。
反观赛力斯,与其他车企相比,其利润层面还承受着另一重压力——即华为的抽成。正如上汽等传统车企所担心的,车企一旦将灵魂技术拱手让人,那么也意味着,企业将把利润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拱手让人。
不过,对于急求转型的赛力斯而言,活下去与高利润的单选题中,很明显前者的权重更大。
对于赛力斯而言,薄利的问题也并非没有解法,其可以通过扩大产量来摊薄成本,从而以量换价。事实上,赛力斯也的确在这样做。
7月中旬,赛力斯曾完成一笔71.3亿元的融资,创下A股电动车融资之最。
根据赛力斯此前发布的公告,募资额中43.1亿元将投向于“电动化车型开发及产品平台技术升级项目”,6.1亿元将投向“工厂智能化升级与电驱产线建设项目”,2.1亿元将投向“用户中心建设项目”,2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前,赛力斯就曾为扩产相关投资了约40亿元。2017~2021年,赛力斯前身小康股份就曾向金康新能源两江智慧工厂累计投资了21.05亿元,向高性能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累计投资了3.67亿元。如今,两江智慧工厂已经落地,其又为在建的凤凰智慧工厂累计投资了近13.48亿元。
可预见的是,新建产能还未落地之前,赛力斯距离扭亏,还有很长一段要走。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赛力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