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荣盛的业绩修正是合理的财务行为,这种操作方式,从财务角度来说,可以让企业财报更契合市场现状与反映企业更真实准确的经营状况,同时减轻后续业绩增长压力,以及实现轻装前进。”
而且,修正后的业绩相比之前预告的多亏损几十亿元,即使金额差别大,但只要做到合法合规和客观真实,并做好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就没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柏文喜认为。
━━━━
全国化布局下债务压力仍存
成立于1996年,2007年成功登陆深交所的荣盛发展是河北省首家通过IPO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截至去年三季度,荣盛发展三道红线已经成功“转绿”,现金短债比为1.05,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9.49%,净负债率为58.89%。
此前,荣盛发展披露的2021年全年业绩显示,2021年,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面积1204.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3%;累计签约金额1345.58亿元,同比增长5.87%。
实际上,作为起家于河北省廊坊市的房地产企业,荣盛发展早已开启了全国化布局。其房地产开发业务已经伸展到辽宁、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50多个城市,涉及房地产项目300余个,曾在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上排在第16位。
2021年中报数据显示,荣盛发展在河北省的营业收入为93.20亿元,占比27.23%;江苏省、山东省的营业收入为46.85亿元、42.14亿元,占比分别为13.69%、12.31%;其他省份,如河南省、浙江省、辽宁省等合计营业收入为160.04亿元,共计占比46.77%。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下降22.7%;二者降幅较1-2月分别扩大4.2和3.5个百分点。
在房地产处在下行周期的当下,荣盛发展的全国化之路并不顺遂。
荣盛发展此前对两笔美元债进行了交换要约。2021年年底,荣盛发展在新交所发布公告称,对2022年1月和4月陆续到期的两笔共计7.8亿美元债提出交换要约,并征求合格持有人同意建议豁免及修订,以改善财务状况及稳定性。
据新交所最新公告显示,荣盛发展7.8亿美元债展期各项条件均已达成,3月17日已完成全部美元债的展期交割工作。至此,旧票据全部回收,新票据预计于2022年3月18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
宋庭敏表示,当下,市场在政策不断利好下有所提振,随着雄安新区建设提速和高校央企落户的加快,环京市场和河北市场有望得到新的动能支持。与此同时,市场本身也会倒逼公司去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并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竞争力,特别是要提升科技智慧节能的开发产品性价比,降三费降杠杆,避免业绩进一步下滑或被并购。
来源: 中国房地产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荣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