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方面,去年8月以来,国内氯化钾库存持续下降,进入2022年则处于近3年低位。而且全球钾肥产能增长缓慢。华安证券研报显示,过去5年,全球钾肥产能CAGR仅约3.6%,IFA预计到2024年全球钾肥产能将增至约6996万吨,CAGR为2.4%。
需求则比较乐观。
农产品的景气周期将带动钾肥需求上行。一方面,人均耕地面积的下降,在刺激单位作物钾肥使用量的增加。而且春耕旺季也将带来刺激;另一方面,原油价格的飙升不仅会增加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而且生物替代能源的性价比也在提升。
不仅如此,近两年在疫情影响下,在全球农产品去库存化加快的同时,供给却受到扰动,无法跟上。粮食安全备受瞩目,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全球经济从疫情中恢复,又将增加对粮食的需求。这都将刺激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增加钾肥需求。
供不应求的局面支撑着全球钾肥价格。而由于我国钾肥进口依赖度较高,因此很难不受到影响。
地缘冲突又对钾肥的供给紧缺状态增加了不确定性。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均为全球主要的钾肥供给地区,即使地缘冲突结束,也难说制裁随之解除。
03
大钱难赚
但是为何氯化钾价格上涨,盐湖股份股价却没什么动静?
除了情绪上受到指数大跌的拖累,以及技术上资金对上方套牢盘的顾忌,还有一些基本面因素。
首先是业绩。
根据盐湖股份2021年业绩快报: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2.68亿元,同比增长109.27%。
经测算四季度净利润为5.53亿元,相比二季度的13.21亿元和三季度的16.01亿元有明显下滑,甚至不及一季度的7.93亿元。
华鑫证券分析,盐湖股份四季度业绩不及预期,主要因为子公司盐湖能源退缴所得以及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造成,蓝科锂业碳酸锂销量环比下滑也是原因之一。
还有业务结构。
虽然盐湖股份股价平平,但同样主营氯化钾的亚钾国际却总体走高。截至3月14日,亚钾国际今年累涨超8%,远远跑赢大盘。
与盐湖股份几乎全部业务位于国内不同,亚钾国际产品仅面向国外。其以老挝生产基地为核心,主要面向东南亚为主的亚洲市场。而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国家钾肥进口依赖度高达 100%。其业绩对钾肥价格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比之下,钾肥作为农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已经建立了钾肥战略储备,可结合市场情况,适时采取针对性保供稳价措施。这就抑制了国内钾肥的投机因素,也限制了钾肥价格的上涨空间。
当然,供求关系的影响并不会因此根本扭转,只是钾肥涨价不能过于伤害农业生产。这就决定了,盐湖股份很难在钾肥大涨中有过高收益。
来源:英才杂志 张贺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盐湖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