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公司客公里收益0.60元,同比下降0.2%,座公里收益0.44元,同比下降1.1%;与2019年同期相比,两项指标分别下降3.2和13.1个百分点。
除疫情反弹影响外,三季度由于安全事故拖累运力投放或是重要原因。
6月11日,民航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四次集体学习暨月度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会上民航局局长冯正霖点名批评了包括华夏航空在内的四家单位。
据会后报道称,华夏航空“训练记录造假事件”违规持续时间长、涉及人员范围广,涉事飞行员达 179人,占到华夏航空飞行人员总数的约25%,部分管理干部对违规行为不但未予及时制止,反而放任和纵容违规行为,暴露出公司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四个关系”认识存在偏差、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不强、积极的安全文化缺失等问题。
7月8日,一则关于华夏航空“7月5日在延安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消息在网络传播;同天,华夏航空的执行航班量环比前两天出现了近30%的大幅异常下滑。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华夏航空第三季度日均航班量186班,同比下降达41.9%,环比下降28.5%。
也就是说,由于存在影响飞行安全的严重事件,华夏航空不得已被大幅下调了航班量,进而严重拖累当期业绩。
实际上,早在第三季度的安全隐患事件出现前,华夏航空业绩就已显出疲态。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3.29亿元,同比增长17.4%,归母净利润仅0.12亿元,大幅低于此前0.8亿元左右的市场普遍预期。
补贴依赖症难解 长期发展空间受政策制约严重
由于公共航空运输服务具有天然的基础设施属性,支线航空发展迟滞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现象。对于航空运输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行为目标;而对于运营支线航线的航空公司来说,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以及一些交通不便的区域基本又很难实现商业盈利目的。
因此,补贴依赖度高,是华夏航空难以治愈的“顽疾”。
根据民航局公布数据,2017-2020年,华夏航空获得的支线航空补贴分别为1.0、1.1、2.2、3.0亿元,排名从第4名上升为第1名,占全部支线航空补贴的比例从11%提高到20%。

华夏航空支线补贴和占比
2019-2020年,支线补贴分别增加华夏航空税后净利润约1.8亿元和2.5亿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36%和42%。2020年,华夏航空共收到航线补贴达6.26亿元,而同期公司全部净利润为6.13亿元。航空补贴已然成为了影响华夏航空净利润最为重要的因素。
据了解,按照《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民航局对航空公司运营连接年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中小机场的支线给予补贴。
2020年民航局联合财政部修订出台了新的《民航中小机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对地面交通不便地区的小机场补贴标准上浮40%,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
尽管支线航空有望获得更大的补贴力度,但公司无疑对政策的依赖度也会进一步加深,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将更加深刻的影响到华夏航空未来的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华夏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