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此同时,不少公司发布公告,布局有机硅生产,富祥药业便是其中一个。
10月27日,富祥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如益拟投资4.62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1260吨特种有机硅项目,建设期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预计投产后将新增收入9.41亿元,新增净利润2.22亿元。
然而,有机硅行业对于新进入者具有高行业准入门槛、高技术壁垒、高资金壁垒等投资特性。结合富祥药业试剂情况看,跨过壁垒进入有机硅行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从资金壁垒方面来看, 4.62亿够吗? 公告显示,本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4.62亿元,投资资金由公司自筹解决。4.62亿,看似不多,但却是江西如益总资产的3倍左右。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
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明确规定,新建初始规模小于20 万吨/年、单套规模小于 10 万吨/年的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置属于“限制类”,这也意味着行业的进入门槛被提高到20万吨,初始投资额至少20亿。
然而,富祥药业4.62亿元投资建设年产1.126万吨特种有机硅项目,远远小于行业进入门槛20万吨。因此,此项目可是否可行,仍需企业进一步说明。
其次,从业务协同性来看,不能说一模一样,可以说是毫不相关。子公司江西如益的经营范围包含铁制品、玩具、纸箱、塑料制品、模具、通用机械、建筑材料、五金、叠氮化钠、医药中间体制造加工销售等,没有一项能看出与有机硅生产等技术相关。
再看母公司富祥药业,其主业为以高端抗生素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似乎也看不出任何业务协同性,或者产业链相关关联。

因此,公司既没有有机硅生产相关经验,又不曾掌握有机硅生产核心技术,并且有机硅生产与公司目前主业关联性极低,在有机硅方向的布局条件是否充分呢?
综上,我们对富祥药业能否落实有机硅项目,成功跻身有机硅领域存疑。看似4.62亿豪赌有机硅,是真正的前瞻性布局,还是蹭市场热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最后,从技术壁垒来看,近5年富祥药业并未披露进行有机硅生产技术的研发项目,公司现有专利技术亦不涉及有机硅领域。
因此,从资金壁垒、业务协同性、技术壁垒三个角度来看,富祥药业子公司江西如益均不具备进入优势。
募资建设项目完工拖期成常态
富祥药业登陆创业板后,募资不断。然而,募资建设项目却很少能按计划完工,完工日期改了又改,完工拖期成常态。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新浪财经)
2016年,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资27594万元,募资所得用于高品质他唑巴坦建设项目及药物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原计划2017年12月22日完成,实际于2018年12月22日完工,工期整整拖后一年。
2019年,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2000万元,募资所得用于投建新型酶抑制剂扩产及产业链延伸项目及环保设施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原计划完成工期为2021年3月1日,可截至2021年6月30日,新型酶抑制剂扩产及产业链延伸项目仅完工69.87%,环保设施升级改造项目仅完工53.86%。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由此可见,公司拖期完工、朝令夕改是常态,执行力更是难以令人满意。且不说有机硅项目能否实施,纵使实施,项目能按时完工概率不想而知。有机硅价格本就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周期性浮动,待到项目完工时候,有机硅价格也不一定维持高位。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木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富祥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