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值得关注的是,在三问投资向三问家居转移业务的过程中,三问投资存在对三问家居较为频繁的资金拆借,即控股股东存在占用三问家居资金的问题。2017年初控股股东三问投资欠三问家居拆借款1.63亿元,2017年三问家居继续向三问投资拆出1.38亿元,2018年借款全部还清。在转移主营业务的过程中,控股股东从三问家居巨额借款,难免会增加财产独立的难度。在IPO实务中,控股股东占用发行人资金是审核重点,三问家居的实际情况更加复杂。
此外,在控股东三问投资将研发设计部、供应链管理部、物流部等业务部门向三问家居转移时,这些部门、机构及其员工能否界定清楚控股股东与子公司的界限?组织机构、人员是否还存有交叉及重叠情况?转移业务过程中,双方债权债务的承担是否明确?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关乎三问家居IPO的独立性,发行人或要进一步释疑。
实控人因私出国旅游费用要公司报销?
不仅仅是三问家居与三问投资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实控人与三问投资之间也存在“混同”。
三问家居在深交所问询函回复中称,控股股东三问投资2018年度和2019年度管理费用较高主要系实控人王耀民就读商学院期间出国学习考察、因私出国旅游等的费用较高所致。
业内人士认为,实控人王耀民出国学习考察费用由三问投资承担是合理的,因私出国旅游费用(金额较高)由公司承担的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来源:问询函回复
按照公司法基本立法精神,有限公司(法人)的最基本特征是股东财产和公司财产的分离。三问家居实控人将自己较高的私人费用让公司报销,无疑违背了股东与公司财产分离的基本精神,同时也存在职务侵占的道德风险。
产能利用率下降为何大幅扩产?
招股书显示,三问家居此次IPO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500万股,拟募资不超过5.34亿元,分别用于年产522万条靠垫、459万条毯子、100万条毛衫及配饰建设项目、数字化设计展示中心建设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年产522万条靠垫、459万条毯子、100万条毛衫及配饰建设项目,将新增巨额产能,但三问家居2020年的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2018-2020年,三问家居服饰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2.35%、85.94%、56.06%;家纺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6.36%、91.65%、67.46%。截至2020年末,公司服饰产能为289.82万件,家纺产能为315.39万件。
此次IPO,拟增加522万条靠垫、459万条毯子、100万条毛毯的产能大约是在现有产能基础上增加了两倍,未来能否消化还存在疑问。
三问家居称,扩产的必要性为:提升精益生产能力,满足客户高品质的产品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多品类、高频次的产品需求;提升供应链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新浪财经 公司观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