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5月15日光正眼科公告,新视界眼科2020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265.91万元,未达到交易对方对新视界眼科做出的2020年业绩承诺数15209万元;新视界眼科2018年至2020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累积数为29983.05万元,未达到2018年至2020年度累积承诺利润数39934万元,完成率75.08%。
根据业绩承诺实现情况及《业绩补偿协议》的约定,已触发业绩补偿条款,交易对方须向光正眼科支付现金业绩补偿款共计14951.10万元。新视界眼科作为光正眼科医疗行业业务的核心主体,其业绩承诺未完成,也使得公司今后的持续盈利能力遭到质疑。
从毛利率来看,2020年,光正眼科医疗行业业务的毛利率为42.71%,较2019年的47.97%下降了5.26个百分点;与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来看,2020年,爱尔眼科毛利率为51.03%、通策医疗为45.17%,均高于光正眼科医疗行业业务的毛利率。
光正眼科进军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前有行业龙头爱尔眼科,后有华厦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纷纷开始申请IPO上市,市场竞争激烈。根据普瑞眼科招股书数据,2019 年我国眼病诊疗总收入(含眼科药品收入)约1293亿元。若以此来看,光正眼科医疗板块不足10亿元业务收入,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也较少。
扣非净利润连续8年亏损
作为一家上市已超10年的上市企业,光正眼科历年来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其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8年亏损。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光正眼科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0.99亿元、-0.19亿元、-0.46亿元、-0.43亿元、-0.79亿元、-0.23亿元、-0.14亿元,即使是完成对新视界眼科100%股权并购重组、加码医疗服务业务布局,近三年也并未改变光正眼科扣非净利润亏损态势。
光正眼科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近年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持续为负,其原因主要为期间公司从事传统行业,钢结构、供热业务的营业毛利率低及公司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大所致。公司未来将持续做好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大科研投入,打造精品眼科机构。”
在营业收入方面,2018年至2020年,光正眼科的营收分别为11.75亿元、12.85亿元、9.21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12.15%、9.32%、-28.32%,波动起伏较大。关于2020年业绩变动,光正眼科主要将其归因于受疫情影响,公司部分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利润有所下降以及公司本年度处置子公司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有所下降。
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虽然光正眼科的营业收入大涨107.72%,为1.92亿元,但是其扣非净利润仍亏损1501.04万元。光正眼科对此解释主要原因系上年同期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水平较低,本报告期逐渐恢复正常。
与此同时,光正眼科预计2021年1-6月,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6000万-8000万元,同比增长804.80%-1039.73%,增长主要原因为2021年公司各方面运营步入正轨,加之处置光正钢机产生非经常性损益,预计将增加归母净利润约7000万元。(思维财经出品)
来源:投资者网 葛凡梅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