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技术路径的不确定性,每当新一代技术的出现,却是整个行业的大洗牌。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新产能将会打败老产能,投资成本甚至会低于老产能的残值。
曾经的龙头可能由于技术选择错误,而承受这前期巨大的沉没成本以及重资产带来的高负债,难以转身去抓住新一轮的技术降本浪潮,只能无情的沦为昨日黄花。
押注新的技术并大规模投资以期得到领先于同行的成本优势,却需要承担技术路线错误带来的打水漂的巨大风险,但是不提前冒险,又意味着一旦新技术路线的确定的同时产业格局也基本确定,将几乎失去成功的机会。
进,或可生,退,则十死。
上新技术、新产能成了行业内玩家共同又无奈的选择,作为电池片龙头的爱旭股份概莫能外。
4月23日,爱旭股份发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计划募集总额不超过35亿元的资金,用于投资珠海年产6.5GW 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建设项目、义乌年产10GW新世代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第一阶段2GW建设项目,此外还有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而根据预案,这仅仅是计划的一部分,根据公告,该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180 亿元(含流动资金),建设周期预计为 5 年,将采取分期投资方式实施。
更早之前,去年8月9日,爱旭股份也曾披露,拟在浙江义乌建设年产36GW 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为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 160 亿,流动资金约 40 亿元。
加上其他扩产计划,爱旭股份待投资总额将超过400亿元。
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除了募资,爱旭股份仍有大量资金缺口需要自筹。
但是根据2020年年报的财务状况来看,其自身财务状况仍存隐忧,这自然也是监管的问询点。
年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12.55 亿元,同比增长173.61%;有息负债 29.02 亿元,同比增长 66.11%,其中短期借款11.53 亿元,同比增长 174.52%。本年度利息支出 1.60 亿元。
显然爱旭股份目前的账面资金想要覆盖自身的有息负债都存缺口,更别提未来还有天量的投资需要花出去大量真金白银。仅从年报来看,2020年爱旭股份预付工程设备款等期末余额为9.51亿元,较期初2.33亿元大幅增加。
而且为了支付原材料及长期资产采购款,爱旭股份将大量票据用于背书或贴现,自身的造血能力也大受影响。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3.57 亿元,显著低于营业收入 96.64 亿元。公司应收款项融资余额为 5.13 亿元,已背书或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应收款项融资终止确认金额为 54.11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295.25%。
除此之外,大规模的投资也会带来更大的折旧压力,也让净利润进一步承压。
年报显示,2018 至 2020 年,公司固定资产期末余额分别为22.90 亿元、37.91 亿元、64.03 亿元,规模不断增加,主要为义乌、天津生产基地在建工程投产转固,其中以机器设备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设备期末账面原值为 61.98 亿元,本期计提折旧 4.61 亿元,年折旧率约为 7.44%,低于公司预估 9.50-19.00%的折旧率。
这也引起了监管问询其折旧计提是否充分,是否与收益和业务规模匹配,是否存在减值迹象等。
来源:新浪财经 公司观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爱旭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