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是资金的燃烧。据《投资者网》统计,上述十三个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345亿元人民币。然而,在2020年前,公司单一自然年份的营收都低于21亿元,归母净利润不足2亿元,甚至在2019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还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即便是得益于疫情带来的需求暴涨,2020年其营收增长同比增长564%倍,然而归母净利润也只有约70亿元。截至2020年末,英科医疗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净额只有约86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15亿元。公司现金流情况值得关注。
事实上,公司在2019年新厂选址“越南清化”的举动已然显现出了端倪。英科医疗曾公开表示,此举是为了“有效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
《投资者网》就内地企业赴越南设厂的需求与风险咨询了上海喜睦律师事务所涉外金融投资律师孙萌,他从用地成本方面算了一笔账,“据越南土地规划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越南可使用土地资源面积为3477.6万公顷,工业用地资源广袤,每平米的工业用地成本为100美元左右,使用年限为50年至70年,所以即使逐年上涨,其土地成本也远远低于国内市场。”
或许2019年英科医疗担心的只是贸易壁垒、人力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在2020年一番豪赌的操作之后,英科医疗现在需要更迫切地关注“内地消费习惯是否养成”、“生产效益”等涉及消费心理学和成本控制的问题。事实上,英科医疗也做了相应尝试,例如“热电联产”。目前,业内的众多研究报告中都将“热电联产”视为一种利好因素。
热电联产是指利用热机或发电站同时产生电力和有用的热量。
2020年6月3日,英科医疗发布公告称,为满足未来战略发展需要,促进能源利用效率,公司与怀宁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投资协议书》,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公司表示,在安徽怀宁县设立控股子公司目的是为实施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
同年9月2日,英科医疗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临湘市政府、城陵矶新港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订两份投资协议书:“年产400亿只(4000万箱)高端医用手套项目”投资协议,约定在城陵矶新港区北片区(临湘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400亿只(4000万箱)高端医用手套项目,项目总投资40亿元;“城陵矶新港区北片区(临湘工业园)热电联产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10亿元。
然而,实际情况恐怕并非完全一边倒的乐观。“从能源转化率而言,‘热电联产’与传统方式相比确实会减少能耗。但减少的幅度要视具体情况再分析。难度适中的‘热电联产’并非新技术,之所以在过去无法从理论进入现实,其背后还有笔经济账”,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院长向《投资者网》继续分析到,“如何在降低能耗的需求、控制前期配套投入、降低后期维护保养费用等多方面需求中找到平衡点是这种技术能否普及的关键。”
针对公司赴港上市后的更多发展计划,《投资者网》致函英科医疗,未获回复。
医疗手套届的“一哥”之争
在低值医药耗材这个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里,向来是先来先强,强者愈强。
事实上,业内排名第一的顶级手套集团(Top Glove)日前也正在港股进行IPO审核,这将成为公司第三个上市主体,前两次的挂牌上市地分别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
对英科医疗而言,国外疫情正使得布局境外的同行陷入复工泥潭,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把握产能优势以及价格优势,则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来看,由于行业壁垒与特殊性的存在,英科医疗需要对标的企业只有顶级手套集团一家。
成立于1991年的顶级手套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手套制造商,按产能计算,2020年它的全球市场份额为11.8%,约为全球手套行业第二大制造商的两倍。
从顶级手套的招股书看,即便受到疫情冲击,2020财年,顶级手套集团非“亚洲及日本”区域的营业收入合计为53.83亿令吉(马来西亚货币),折合人民币约85亿元,远超英科医疗2020年未经审计的对“海外客户”的64亿元营收。

(来源:顶级手套集团招股书;《投资者网》)
另一个英科医疗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涉及营销层面。顶级手套集团近三年的前五大客户相对稳定。有两家美国公司连续三年位列其中。而且,除了一位日本客户外,前五大客户与之开展业务的年份都早于2014年。
相较之下,英科医疗2020年的前五大客户有三位是从当年开始合作的。英科医疗的前五大主要客户的稳定性是否会受到疫情好转、贸易壁垒等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显然,英科医疗一旦兑现其产量的承诺,则有可能带来业内格局的震动,然后,从投资到落地,再到产能实现,这一周期显然还为时尚早。整个2020年,英科医疗似乎都开足了马力加速扩张,这更像是一次必须全部押注(all in)的赌局,成败尚待验证。(思维财经出品)
来源:投资者网 陆永俊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英科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