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信远创总裁佘润廷曾经说过:“我们是希望将国内平台团队的背景和开发经验,结合控股股东作为外资背景方面的优势,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
但他或许没想到,路会是这样的。
3月9日,18协信01私募债到期,协信远创却无力兑付。据最新消息,该债券持有人表示,已于11日收到利息,但本金仍未兑付。
很快,16协信03也将在3月17日到期,该债券的发行总额20亿元,期限5年,票息6.5%。
伴随着债务危机的,还有协信远创的人事动荡。3月9日前,协信远创被曝资金高管离职,有几名员工被带走协助调查。
雪上加霜之下,协信远创的军心更加不稳。
去年3月,协信远创就曾出现过“技术性违约”事件,公司债“18协信01”付息资金迟到一天到账,并有4只公司债券停牌1天。
作为协信控股旗下的地产平台,协信远创曾与龙湖、金科跻身“渝派地产三强”之列,如今,龙湖和金科早已做到千亿规模,龙湖更是迈入双千亿阵营。
而今,协信远创的资金缺口再也无法遮掩,甩卖资产、卖股求生之后,又与“金主”发生纠纷,协信的下坡路充满荆棘。
债务高压
自2019年起,协信远创就开始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包括阳光城、金科、龙湖、恒大、融创等房企都曾是绯闻收购方,但最后都无疾而终。
经营问题也摆在了协信远创面前。2020年上半年,协信远创实现营收20.57亿元,同比下降46.08%,净利润为-12.58亿元,同比下降795.03%。
截至2020年6月末,协信远创的债务规模达373.63亿元,其中短期债务达166.05亿元,货币资金为26.21亿元,流动性紧张。目前,协信远创共存续5只债券,规模30.7亿元,且都将于今年到期。
今年2月23日,协信远创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未来一年内,公司有数笔公司债券陆续到期,集中兑付压力大。公司将通过积极推动项目销售回款,转让非战略性的地产项目,处置持有的金融资产,申请股东方支持等多方式、多渠道努力筹措资金,尽力保证公司债券到期足额兑付兑息。
出售资产从几年前就已开始。2018年,其将持有的重庆大竹林项目大部分股权卖给了融创;2019年7月,协信湖州项目出售予广东海伦堡。去年1月,将重庆龙兴的协信哈罗国际60%股权转让给阳光城。
寻求资金的另一条出路是谋求上市。早在2011年,协信远创就曾提出了赴港上市的计划。2015年,协信远创重启上市之路,并将总部搬到了上海,吴旭表示力争协信地产实现2016年底前上市,最迟要在2020年上市。目前来看,都已落空。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协信远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