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净利暴跌9成 增长瓶颈之下海底捞还能“捞”上来吗?

  火锅江湖的激战已经打响,内忧外患的海底捞能否突破自身瓶颈及外界围剿呢?

  距离海底捞发布2020全年净利润暴跌90%的预警没过多久,舆论再次把这家“餐饮顶流”推向风口浪尖。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部分海底捞门店下架了牛肉粒,换成了与牛肉粒外观相似的“味伴侣”。此举引起诸多网友的失望和不理解。随后,#海底捞没有牛肉粒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对此海底捞回复称,主要因之前很多顾客将牛肉粒小料当作菜品无限制使用,造成了浪费,换成“味伴侣”以减少浪费。味伴侣使用了创新技术制作而成,成本比牛肉粒要高。随后,“海底捞称味伴侣成本比牛肉粒高”也冲上热搜。

  细数一下,从锅里吃出东西(后辟谣)到土豆涨价,从涉抄袭巴奴摆盘再到给包间装摄像头。以服务闻名的海底捞似乎正陷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局之中。

  去年净利暴跌9成,疫情前已遇增长瓶颈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海底捞净亏损9.65亿元,同比下降超200%。由于上半年的严重失血,即便下半年海底捞大力挽救,也只是刚刚实现盈利。

  今年3月1日晚,海底捞发布公告称,预期2020年净利润约为2.35亿元,较2019年的23.47亿元下降约90%。

  关于净利润预期大降原因,海底捞表示,一方面是由于2019年新冠病毒爆发后,全球各地采取了疾病预防措施,对消费场所实施的限制给集团营运造成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波动而出现净汇兑损失约2.35亿元,其中的绝大多数为未实现的汇兑损失。

  在海底捞2019年创下营收265.56亿元、净利润23.47亿元的业绩纪录后,2020年上半年急转直下亏损近10亿,疫情期间,海底捞也曾多次尝试自救来提振业绩,这其中不乏涨价、试水多业态等。

  但这些举措收效甚微,究其缘由,除疫情重挫外,与海底捞自身发展已进入瓶颈期不无关系。

  其实,海底捞在去年疫情前,海底捞就已疲态渐现,《每日财报》注意到,海底捞以一二线城市市场作为集团的营收贡献主力,在2019年就已陷入增长困境。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海底捞的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仅为117家和194家。有数据称,截至2021年2月,海底捞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为519家,已超过同期一线城市的265家及二线城市的446家,扩张明显。

  据中信证券数据显示,海底捞三线及以下城市客流恢复速度明显超过一二线城市,2020年第四季度,海底捞一线客流同比增长5%,三线、四线客流同比增长40%、16%。

  三线以下城市的恢复速度,也从侧面反应了一二线城市的增长接近天花板。而在下沉市场,海底捞或又将面临着当地火锅品牌的竞争以及客单价偏高等挑战。叠加近日的“牛肉粒变素事件”影响,海底捞曾经的增长神话,或将难以为继。

  “蒙眼狂奔”弊端凸显,“过度服务”遭反噬

  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在差不多的锅底、差不多的食材、差不多的环境下,很早就明白:谁的服务好,谁就占据吸引顾客的优势。自1999年走出四川简阳后,二十多年里,凭借“变态”的服务,独领火锅界风骚!

  免费擦车、美甲,免费提供围裙、眼镜布、橡皮筋和发卡、玩具甚至化妆品等物品……一个人就餐时还会在对面放一个玩偶陪你,在一声声“需要帮您……吗”的问候中,海底捞成为了火锅行业的带头大哥。

  作为“火锅一哥”,自上市后,海底捞进入快速扩张期,此前每年新开门店在30家左右,2018年门店新增262家,2019年新开门店302家,整体门店数已达768家。

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海底捞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