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和我的姐妹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蓑衣山村妇女主任张树兰一直以来心愿。从2015年种菌开始,张树兰用一朵朵木耳,带领同村的妇女姐妹们逐步实现了这个心愿。 2021年开年好剧《山海情》里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李水花,一个被村民叹息道“一朵苦水里长大的花”就是其一。
她聪颖好学,却因为家境贫穷而无法继续学业;她心有所属,却因一头驴一口水窖的彩礼钱,被父亲安排嫁给素未谋面的邻村男子。婚后育有一女,夫妻和睦,但一场意外让丈夫变成残疾,她不得不抗下养家重任。说来说去,李水花的苦,源自于穷。 李水花生活的转折点是从种菇开始。在“科技扶贫”政策下,李水花在其他人还在犹豫时,抓住了机遇,成了第一批主动学习种菇的村民,自此生活逐渐好转。 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蓑衣山村,也有这样一位“李水花”——张树兰,靠着种菌,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变好,也带动村里的妇女,一起增收,过上了好日子。 由于当地土地荒漠化严重,加上干旱缺水,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仅能靠种植玉米赚取微薄收入,和西海固一样,这里气候条件不好,穷也一直是阻碍他们再往前一步的绊脚石。转折点是2014年底,张树兰了解到种木耳收入比玉米高后,决定拿出本钱试一试。

张树兰在记录种菌数据
2015年春天,第一批菌包开始下地栽培,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高原云耳大地栽培试验。在种植过程中,张树兰努力学习栽培管理技术,多次参加培训,还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产区的有经验的栽培者,互相交流经验。 通过三年的积累,张树兰有了一定经验,也正是因为懂得,看到了种木耳脱贫的未来。种木耳不累,而且是季节性生产和农耕生产不冲突,能兼顾家里农活,对当地妇女来说是个好生计。张树兰想扩大种植规模带着姐妹们一起过上好日子,却一直苦于没有资金。2018年她迎来了转机,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及石林妇联的帮助下,她获得了多特瑞携手关爱基金“@她创业计划”项目的支持,解决了资金的难题。在张树兰的带领下一个由10余名妇女组成的木耳种植合作社成立,她们逐步升级种植方法,规模逐步扩大。2018、2019两年黑木耳栽培的成功给了合作社极大的信心,社员一致认为应该扩大规模,提高产量,增加收入。2019年,合作社又租地20亩建设了8个黑木耳种植标准大棚。 张树兰想着,茸晟合作社本着赚钱了不能只顾自己,还要带动贫困户,于是又将蓑衣山和豆黑两个村委会的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吸收进合作社,每次生产优先聘用这些贫困户,以增加他们的收入。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68户。

茸晟合作社的社员正在种植木耳
2020年合作社共出春季云耳20万袋,采收云耳11吨,获得29万元纯利润,解决用工1000人次,给蓑衣山妇女姐妹们以及贫困户们带来了10万元收入,同时收回了社员们的大棚投资费用并略有盈余。 2021年乡村振兴政策给了合作社很大信心,张树兰下一步的目标是:吸引更多的妇女姐妹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开展规模化种植,统一化管理,由合作社提供技术及原料支持,用成熟的生产技术带领姐妹们过上富裕的生活。 从2013年开始做妇女主任到今天,张树兰的目标一直没变过,就是:让我和我的姐妹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张树兰们的心愿也被多特瑞听到了。

作为全球一流芳香护理与精油企业,多特瑞在参与培育中国市场的同时,一直关心女性发展,为女性赋能。近年来,多特瑞中国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展开合作,成立并启动“多特瑞携手关爱基金”,致力将关爱社会、分享爱的理念传递下去。截至2021年2月,已累计捐赠(含承诺)超过4400万元人民币。 多特瑞深知女性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价值,如果想要家庭稳定、社会发展,就要倾听女性需求,切实关心女性发展。通过“@她创业计划”项目,赋能贫困地区有创业需求的妇女,为她们提供小额贷款循环金、无偿帮扶款。除了云南,更多贵州、湖南、重庆等地的张树兰们,也在该项目的帮扶下,实现经济独立。去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多特瑞又将帮扶重点聚焦到了湖北,通过创业奖励金和小额免息贷款为10个女性创业项目的复工复产注入活力,截至目前,已惠及湖北2120名妇女。努力使她们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复产两不误,找回疫情前的好日子。赋能女性,不只是一句口号,“多特瑞携手关爱基金”将在关注女性方面持续主动作为,为女性顶起半边天的道路添砖加瓦。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