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互联网产业资深观察人士张书乐告诉《投资者网》,目前,人工智能整体依然是个概念,在运用和用户体验上的效果都不明显。“猎豹移动发展AI是必然,这本是互联网应用的集体升维方案,但是它如何发展、如何与自己的产品形成深入融合,都需要慢慢摸索,目前还没看出猎豹的具体玩法。若一旦成功,必然会成为营收主力,只不过不会直接表现在财报上,毕竟AI更多的是底层架构。”
另外,针对猎豹移动未来在AI业务上取得突破的难度,业内人士李嘉豪对《投资者网》表示,这对猎豹移动来说具有较大难度,“不过,猎豹移动可以考虑利用自身特性,寻求在其他赛道破局以及差异性发展。”
无独有偶,IT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投资者网》表示,猎豹移动在发展AI业务面临着诸多难关:首先,国内BAT等互联网巨头都在AI赛道疯狂发力,发展AI不仅需要资金,也需要大量技术;其次,发展AI技术需要采集大量的用户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深度学习训练。“猎豹移动缺乏一个具备广阔用户规模、可搜索各种用户数据、收集各种用户偏好的平台,所以,公司的AI业务很难有所突破。 ”
众所周知,AI业务需要大量资金成本的投入。然而,截至今年9月30日,猎豹移动在支付2亿美元分红之后,公司现金储备及长期投资只剩下38.49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猎豹移动在第三季度削减研发费用以及销售和营销费用,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1.176亿元,同比下降47.8%;销售和营销费用1.655亿元,同比下降58.2%;管理费用为9100万元,同比下降51.9%。
由此,在用户数据极其缺乏的基础上再削减研发成本,猎豹移动AI业务的发展前景如何以及何时能成为营收主力,依然充满了未知。
海外市场折戟 回归国内需面对激烈围剿
近几年来,猎豹移动在海外市场屡次碰壁,对海外业务营收造成了严重影响。
2018年12月,Facebook终止了与猎豹移动在广告方面的合作;接着,今年二月,Google已从Google Play应用商店下架了猎豹移动约45款应用程序。
对此,猎豹移动表示一直积极配合Google,遵循Google Play应用商店开发者政策。公司在积极整改的情况下,依然被谷歌单方面全面下架。
在海外市场的折戟,令猎豹移动不得不寻求回归国内市场以求发展。
然而,即便回归国内市场,猎豹移动也将会面对各大竞争对手的激烈围剿。
“从目前来看,工具型应用已经走过了黄金期,过去的工具型应用,比如美图等经历了转型失败的局面,反而被各种产品用插件替代;而WPS作为工具型应用则依托小程序,以便捷和社群化打开了新局面。猎豹移动能否完成从工具型应用到社群级应用?这对其转型方向和速度来说,都将是一次大考验。”张书乐如是说。
梁振鹏对《投资者网》直言,“猎豹移动的工具应用型产品已经属于二三甚至四线水平,比如:做安全卫士它比不过360、市场占有率用户端又比不过腾讯。因此,猎豹移动的缺陷在于公司缺乏一项拳头产品,因此,回归国内市场,猎豹移动仍将面临强烈的竞争,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来源:投资者网 戴昊彤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猎豹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