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诺辉健康招股书)
销售成本高企 研发投入下滑
对于公司的持续亏损,诺辉健康解释称,公司绝大部分经营亏损来自与经营相关的销售和行政开支以及研发项目产生的开支。
由于诺辉健康目前仅有常卫清和噗噗管获得了审批,所以大部分营收都来源这两项的销售收入,二者加起来占总营收的90%以上,未来预计诺辉健康的短期收入来源仍以此两种产品的商业化为主。
报告期内,常卫清和噗噗管共产生收入分别为1880万元、5400万元和980万元。
但诺辉健康的销售成本却居高不下,常卫清和噗噗管产生的营收尚无法覆盖公司的销售费用。
据其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19年,诺辉健康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595.9万元激增至7560.9万元,同比增长191.26%,2020年上半年的销售支出为2091.2万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1390.6万元,同比增长50.38%。
而在研发投入上,诺辉健康的投入却呈下滑趋势。2019年,诺辉健康的研发费用为2637.1万元,是同期销售费用的三分之一。2020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1047.1万元,而上年同期为1051.7万元,呈下滑趋势。
可见,比起产品研发,诺辉健康更重视产品的营销。
其中,诺辉健康显然对直销模式产生了较强依赖。直销渠道主要包括医院、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药房及网上渠道。报告期内,诺辉健康直销模式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3.2%、94.2%、92.5%。

(来源:诺辉健康招股书)
疫情影响销量?
诺辉健康拥有两所位于中国北京及杭州的实验室,用于进行PCR扩增的临床实验。2018年至2019年,实验室的使用率维持相对稳定,保持在4%,但2020年上半年,常卫清的使用率有所下降,仅为0.5%。
对此,诺辉健康解释称,是受疫情影响,医院及体检中心暂时关闭导致销量减少所致。

(来源:诺辉健康招股书)
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还有诺辉健康的生产设施。
2020年上半年,常卫清的使用率从80%以上跌至14.8%,产量也从21万跌至4万;而噗噗管的使用率也从96.2%跌至29.4%,产量由202万跌至59万。

(来源:诺辉健康招股书)
但将产品销量、产能利用率的下滑全部归结于疫情,显然有点片面
资料显示,中国的结直肠癌筛查目前相对较为成熟的技术并不是诺辉健康所使用的技术,而是结肠镜及FOBT/FIT技术,采用该技术的产品渗透率达到了14.9%。而诺辉健康的常卫清采用的多靶点FITDNA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渗透率仅仅0.01%,现阶段渗透率远不及FOBT/FIT技术。
诺辉健康的产品目前并非市场主流的早筛技术,如何增加公司产品的普及性,如何扩大技术的渗透率,是诺辉健康在商用化后需要思考的方向——不过,如今诺辉健康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则是资本问题,诺辉健康只有IPO融到资才能够活下来并且持续发展。
来源:IPO参考 文/肖兔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诺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