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DoorDash斥资约4.1亿美元完成对Caviar的收购。按2020年10月的总销售额计算,DoorDash与Caviar累计占据50%的市场份额,领先26%的UberEats、16%的GrubHub、7%的Postmates等其他玩家。

图片来自招股书
“下沉市场”成为它的重要阵地,DoorDash在招股书中称更倾向于在郊区市场和较小的都市地区发力,其在郊区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58%。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商家数量超过39万,总的用户数超过1800万。商家在DoorDash平台上的销售总额已超过190亿美元,其中2019年平台上每一商家的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59%。
DoorDash也公布了自己的会员数量。每月充值9.99美元的DashPass,就可以享受免平台外送费的服务。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拥有超过500万名会员。
美国掀起外卖大战
如果回到国内市场来看,随便一个数字拎出来都足以碾压DoorDash。以美团2020第二季度财报来看,营收247.2亿元,餐饮外卖日均交易笔数2.4亿笔,活跃用户数4.5亿,商家数有600万。
一方面在于中国5年前就已掀起的外卖之战,市场教育和用户培养早已完成;另一方面则是两个市场根本上的不同。
B站up主“我是郭杰瑞”曾做过一篇关于中、美外卖的视频内容,有100多万次观看。视频中他在美国完成了一次线上点单,不仅可选商家有限,并且配送费很贵,还要等45分钟。
他总结出了两点很重要:一是美国的餐厅很多都接受电话点餐,并不愿意接入线上平台,因为平台会收取佣金,所以那些生意好的餐馆不会挂上网;二是国外的外卖平台配送费一般在3美元以上,同时还要给骑手支付小费,算下来价格很高。
所以线上外卖平台要想吸引到餐厅的合作,就要给餐厅带来更多新客户,而不仅仅是把老用户的消费习惯从门店点餐改为平台点餐。
有资料显示,中国外卖行业的渗透率为6.1%,线上化率为74%。对比之下,美国外卖渗透率非常高,为12.5%,但线上化率仅为6%。也就是说,中国的外卖市场是被线上教育起来的,而美国的外卖市场在线下市场就已经成熟。
但疫情给了美国外卖市场一次重新改变的机会,线上外卖配送需求暴增,平台大规模招聘新员工,也推动了当地食品店、餐馆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店铺的生意。
今年“互联网女王”玛丽·米克提交的报告中,也对线上外卖平台有了着重描述:“我们认为按需和送货上门服务通过一个非常时期永久性地扩大了他们的市场份额。这些按需平台给消费者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我们继续判断,按需平台在美国提供灵活就业岗位的重要性被低估了。在全世界许多地区,尤其是亚洲,按需服务要比美国更加普及和更先进。”

作为按需经济的重要部分,线上外卖平台成了在存量市场带来新增量的“好生意”,而当下的美国市场也发生了中国5年前的景象,割据战正在外卖市场兴起。
今年6月,欧洲最大外卖公司Just Eat?Takeaway收购了GrubHub。今年7月,Uber以26.5亿美金收购了外卖平台Postmates。至此,美国市场基本确立了“三强”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外卖业务给Uber带来的收入来源已经超过打车业务。最近Uber发布财报。报告显示,Uber在2020年第三季度营收为31.2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8.13亿美元相比下降18%。
这其中,Uber第三季度网约车业务营收为13.6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8.95亿美元下降53%;快递业务(主要是送餐)营收为14.5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45亿美元增长125%;
对于Uber来说,外卖是它必须争夺的重要阵地。
和中国市场的走向一样,其实接下来外卖战场将走向“下沉市场”。但美国的下沉市场恐怕会比中国的下沉市场更加难啃,因为在大中型城市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但再向其它中小城市的渗透成本和运营难度很大,尤其美国的外卖行业还面临相对高额的人工费。
因此“烧钱”不能停,去年年底至今,包括“三强”以及其他一些垂直品类外卖平台在内,美国外卖行业共发生了超过7起融资事件,共吸金超过4.6亿美元。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DoorDash上市,美国外卖格局的排位战才刚刚拉开。
来源:电商在线 杨泥娃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饿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