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退费首先与预付款模式有关,先缴费再上课,如果机构不重视课程质量和服务,家长就可能要求退费。其次,机构用高奖励方式要求销售尽快签单,由此出现夸大宣传等营销问题,也会引发退费问题,以及退费难问题。
隐瞒用户办理分期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报名学霸君的用户,有不少在销售人员的“忽悠”下使用了金融贷款等方式来交学费,在这种情况下,学霸君迟迟不给退款,用户却要一直还银行贷款。其中,还有用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网贷。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用户报了学霸君一对一网课,160节课24000元,送30节课,订课时销售说分期付款,课程中可以随时停课停费,只交所学的课程费用。第一个月2400元,老师让直接微信转给她,第二个月(每月1800元)老师说按公司规定办个流程,让提供身份证及银行卡,以后只要把钱放卡里则会自动扣,如果中途停课不上了,通知老师费用立即停止。
但小孩上了3个月后感觉没效果,该用户就通知老师停课停费。但半个月过去了,却收到电话短信让每月交1800元学费,该用户才知道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学霸君办理了“易可分(经查公司为厦门进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网贷。
易可分方面称,已将全部24000元的费用垫付给学霸君,这是分期贷款,每月必须还,不还逾期有违约金及影响个人征信。
从投诉平台的内容来看,有不少用户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分期贷款。有用户称“只想上个培训班,没想到卷入了金融纠纷”。
实际上,一直以来,教育培训机构利用分期贷款等方式为一些学生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确实帮学生分担了压力,但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退费等问题,也很容易出现矛盾。
但学霸君如果隐瞒用户,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让用户卷入分期贷款,是否涉嫌欺骗?
上海申宜和律师事务所王国龙律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正常情况下如用户不知情,则教育机构办不了贷款。现实中教育机构则都与用户签订了合同,或取得了用户的授权委托,也就是对办理贷款事项取得了用户的签字同意,因而就达到了贷款的目的。教育机构实际上是用了欺骗的方法为用户办理了分期贷款。从法律上讲,用欺骗方式签署的合同或文件是无效的,但用户在现实中维权却很难,因为用户往往无法证明教育机构采取了欺骗方式。
学霸君方面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因为涉及退费问题比较麻烦,公司也打算不再与贷款公司合作。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张 敏 李春莲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学霸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