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真实性待考
此外,《红周刊》记者核算其2019年的营业收入与相关财务数据勾稽关系后发现,其中竟然存在数千万元的差异。
据草案显示,迈新生物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如表1),其营业收入适用于13%的增值税税率(注:自2019年4月1日,增值税税率由16%下调为13%,故分别按调整前后税率,按月均收入估算增值税),可估算出当年其含税营业收入约为4.92亿元。
表1 与迈新生物营业收入相关的数据(单位:万元)

2019年,迈新生物“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09亿元,因其预收账款变动额较小,故不考虑该因素影响,将现金流入金额与含税营业收入相较少了8297.06万元,理论上,这应当导致经营性债权出现同等规模的增加。
迈新生物2019年末的应收账款和应收款项融资合计为2.04亿元,相较2018年末的1.6亿元,增加了4324.74万元,然而,这却比理论应增加的8297.06万元少了3972.32万元,这也就意味着迈新生物有数千万元的含税营收既没有相关现金流入,也没有形成经营性债权的增加,存在虚增的嫌疑。
标的公司库存商品有蹊跷
除营收外,迈新生物的库存商品数据也有蹊跷。据草案显示,其主要产品包括一抗、检测系统试剂盒、配套试剂。2018年、2019年,以上产品的产销率均略超80%,也就意味着其当期未能将生产的产品售罄,剩余产品将导致企业的库存增加。
而草案中披露了迈新生物主要产品的库存情况(如表2),2018年、2019年,一抗的期末库存分别为623.98万元、506.43万元,检测系统试剂盒期末库存分别为150.22万元、174.28万元,配套试剂期末库存分别为23.04万元、39.28万元。以上几类产品的期末库存合计分别为797.24万元、719.99万元。
表2 迈新生物主要产品期末库存情况(单位:万元)

然而,据草案披露,2018年、2019年,迈新生物存货中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却分别高达2288.06万元、3453.89万元,与其披露的主要产品的期末库存金额相较,分别多出了1490.82万元、2733.9万元。
令人不解的是,迈新生物的库存商品为何会多出数千万元,难道是上述三类产品未能涵盖其大部分产品价值?
进一步来看,草案显示,2018年、2019年,迈新生物的主要产品一抗、检测系统试剂盒及配套试剂销售收入合计分别达3.18亿元、4.13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4.64%、95.45%,可见,此三类产品已经覆盖了迈新生物九成以上的营收收入。
然而,迈新生物上述三类产品期末库存金额,在以上两年中分别仅占其存货中库存商品金额的34.84%、20.85%。倘若数千万的差异真是由其他产品导致的,这就意味着为迈新生物贡献营业收入5%左右的产品,大量积压在仓库中,占到了库存商品的6~8成之多,这岂不是很奇怪吗?如果真有这样的产品大量积压于仓库,恐怕还需要公司予以说明,否则的话,其库存商品出现的上述异常状况就需要公司合理解释了。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九强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