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债务危机,右手逆势扩张。“新华联系”正在上演一出不同寻常的剧本。
自去年底新华联财务公司首次出现债务违约起,围绕新华联系的流动性风险警报一直未解除,今年3月,新华联控股10亿元债务出现违约,随后引发系列连锁反应,上市公司新华联被下调评级,多家新华联系参投公司所持股份遭遇冻结。目前,多家新华联系控股、参股公司纷纷撇清影响,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经营不受影响。不过,作为一家千亿集团,投资广泛的新华联系仍有腾挪空间,集团正在展开多种手段实施自救。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致电新华联控股,该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将向领导转达采访需求,但截至发稿未有回复。
危机袭来
新华联控股的危机被市场知晓,源自2019年12月的一桩诉讼。当时,因新华联控股全资子公司新华联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联财务”)未按照约定偿还同业拆借的3亿元本金及利息,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下称“湖南出版财务公司”)对新华联财务及担保方新华联控股提出诉讼。2019年12月27日,宏达股份公告,新华联控股当时持有的9.62%股份被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100%,此次冻结的申请人即湖南出版财务公司。
今年1月17日,新华联控股、新华联财务和湖南出版财务公司达成和解协议,约定前两者分别于2020年1月23日前和4月30日前偿还6500万元和1.50亿元同业拆借本金及利息。根据宏达股份的公告,长沙市中院也在2月11日解除了对新华联控股所持股份的冻结。
然而,新华联的资金危机被上述诉讼掀起了盖子,引起了连锁反应。民生信托1月14日对新华联控股尚未到期的信托贷款申请强制执行,新华联控股因此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纳入被执行人8次,执行标的金额共计22.46亿元。同样在1月17日,新华联控股与民生信托达成和解协议,约定于4月12日至9月12日期间累计偿还贷款及律师代理费共计25.95亿元,其中4月需偿付金额11. 28亿元。同样因此案件,北京市三中院轮候1月16日冻结了新华联控股当时所持宏达股份、科达洁能、赛轮轮胎、北京银行、辽宁成大的股份,达成和解后在1月21日解除轮候冻结。
天眼查数据显示,1月13日,新华联控股新增6条被执行信息,合计执行金额4.9亿,执行法院为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这也意味着除了上述两起案件,新华联控股在1月份还有其他被执行案件。这6条执行信息后来也被撤回,应该与前述情况类似,在当时达成了和解。
但是,上述案件可能又有新变化。天眼查数据显示,3月11日~3月25日,新华联控股新增14条恢复执行案件,合计执行金额27.36亿元。其中,北京市三中院申请执行22.46亿元,与前述案件执行金额一致;通州区法院申请执行4.9亿元,亦与前述案件执行金额一致。因此,新华联控股此前达成和解的案件并未结束,又已陷入纠纷。
3月20日,又有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冻结了新华联控股所持宏达股份8.63%的股份,申请人为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冻结原因是财产保全。根据该公告,新华联控股持有宏达股份的比例已经降低至8.63%。
新华联控股所持赛轮轮胎的13.98%股份,同样被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申请司法冻结。赛轮轮胎相关公告显示,2020年1-2月,新华联控股所属文化旅游、商业零售、景区景点、酒店餐饮、石油贸易等业务减少经营回款超过60亿元。因偿付贷款和债券导致现金持续流出,加之持续受到“降杠杆、民营企业融资难发债难”的影响,流动资金极为紧张,导致其未能按照约定于2020年3月6日足额兑付10亿元中期票据本息(简称“15新华联控MTN001”)。北京银行、科达洁能亦有类似公告,新华联控股所持股份均被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申请冻结。
债券违约
“15新华联控MTN001”应于3月6日兑付本息,但发行人新华联控股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兑付资金,不能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新华联控股当时表示,公司正在积极与持有人协调达成展期,具体方案将于双方签署相关协议后另行公告。公司正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同时加快引入战略投资者,缓解资金压力,努力保障后续债务融资工具到期偿付。
公告显示,全部18家持有“15新华联控MTN001”的机构已经在3月18日通过非现场形式召开了持有人会议,审议了6项议案。其中,关于延期支付“15新华联控 MTN001”本息的议案未获得通过。此外,关于要求新华联控股出具书面承诺,对本期债券不逃废、并严格落实兑付计划的议案,获得70.5%表决权的支持,但由于该议案需要75%以上表决权同意,最终未能通过。
在此之前的3月9日,东方金诚已将新华联控股主体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C。同日,大公国际将新华联控股主体及“15新华联控MTN001”信用等级调整为C,“16新华债”、“17新华联控MTN001”、“18新华联控MTN001”及“19新华联控MTN001”信用等级调整为CC。大公国际此前评级报告显示,新华联控股4月需偿付金额11.28亿元,存在较大的集中偿付压力。
新华联控股受限资产规模很大,2019年9月底占净资产比重为1.44倍,主要是长期股权投资210.08亿元、存货及在建工程112.46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80.30亿元、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73.17亿元、投资性房地产64.27亿元等,对资产流动性产生一定不利影响。新华联控股所持新华联、科达洁能、宏达股份、北京银行等上市公司股份的质押比例都接近100%。
因此,大公国际认为,新华联控股及其子公司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债券偿付和回售压力,同时新华联控股新增多笔不良信用记录、受限资产规模很大、核心子公司股权被质押比例极高、部分所持上市公司股权被冻结等将影响其再融资能力,进而对其债务偿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新华联控股的债务违约并非没有预兆。2019年9月8日,新华联系在上海召开防范与严控经营风险专题工作会议,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在会上直接点出了集团存在的四大风险:资金流动性、经营亏损、管理失控和部分员工违规违法风险。
上述问题很快在新华联文旅地产板块得到部分暴露。2019年12月23日晚间,上市公司新华联公告,董事长兼总裁苏波因个人问题正在公安机关协助调查。就在一天前,苏波还被免去董事长一职,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此前2019年6月,新华联董事、副总裁杨云峰曾因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