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猛进的中昌数据,突然被踩下一脚急刹。
控股股东的债务危机已波及上市公司,近8亿元的关联债务担保,极可能危及中昌数据的资金链。
今年第三季度,中昌数据业绩骤降,全年经营情况堪忧。更可怕的是,连续并购产生的超过21亿元商誉,或在年终引爆。
控股股东深陷400亿债务泥潭
三盛宏业的债务危机让仍在持续发酵。
上市公司中昌数据(600242.SH)最新公告显示,控股股东三盛宏业所持上市公司1.14亿股(占总持股数的100%),已累计被司法冻结及轮候冻结7次。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被司法冻结1.66亿股,占总持股数的92.01%;所持上市公司股票几乎全部质押。
另据披露,三盛宏业及实际控制人陈建铭密集出现债务违约。主体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为负面,对公司目前的债务危机更是雪上加霜。11月6 日,评级机构决定终止对三盛宏业主体及债券的跟踪评级。
当前,三盛宏业因债务纠纷引发的重大诉讼共11起,累计诉讼金额22.27亿元;已有4起债务纠纷涉及强制执行,累计涉及金额13.11 亿元。
企查查显示,今年9月,三盛宏业首次因3.98亿元诉讼,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9月和10月,三盛宏业及实控人陈建铭两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费。
三盛宏业是“海派”房企的代表,旗下业务涵盖房地产、科创及大数据、海运、城市建设等产业。今年上半年,三盛宏业还跻身克而瑞“房企销售TOP100”第98位。
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三盛宏业合并报表总资产512.48亿元,净资产94.83亿元,负债417.65亿元。
截至11月16日,三盛宏业及陈建铭实际控制的企业有息负债合计347亿元。其中,逾期50亿元,一年内到期债务131亿元,一年以上到期债务166亿元。
因债务违约,三盛宏业及实控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等原因,已有债权人宣布债务提前到期,涉及债务金额50.57亿元,未到期债务被要求提前偿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外界分析,将三盛宏业拖入债务泥潭的,是公司最近几年密集的多元化投资,更直接的是房地产业务。
今年前8个月,三盛集团共偿还各类金融机构借款83亿元,但后续资产抵押、股权质押等遭遇转贷难的问题。
刚刚过去的10月,公司针对员工的定向理财出现本息兑付违约,将信任危机从外部引入内部。更让参与定向理财员工们不满的是,在公司资金链将断之时,公司高管及陈建铭亲属,却将公司资金转入个人账户。
目前,三盛宏业主要债权人上海东兴投资等,已成立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以协助开展债务重组、化解债务风险。
实控人地位不稳
中昌数据为三盛宏业旗下开展大数据业务的平台。控股股东的债务危机,已在某种程度上对这家上市公司造成波及。
截至目前,由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担保的债务共计7.25亿元,公司融资条款中均约定了因交叉违约等债权人可要求补充增信或要求提前还款的条款。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中昌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