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模式在初期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具备不小的优势 ,但房地产电商属于低频交易,鲜有回头客,加之房地产交易流程复杂,使得纯线上、去中介化的经营模式无法持续。
2018年,段毅曾向媒体坦言,房多多为这个错误买单花了3亿元。
今年3月,房多多的商业模式再次转变为“To B”,标语也换成了“全网经纪人直卖平台”,打造一个新房、二手房代销的服务平台。其宣称,通过互联网帮助房地产经纪人完成交易。并承诺,做独立平台,不自雇一个经纪人,不开一个线下店。
在此模式之下,房多多的盈利主要来自交易抽成以及增值服务。2018年佣金抽成20亿元,同比增长23%。增值服务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67%。
“房多多经历了多次方向调整,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一个多亿,全年应该会达到两三个亿的净利润。但如果要进一步扩大发展,还需要继续探索。”10月11日,明源地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艾振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仍然面临挑战
近两三年来,互联网房产中介从巅峰逐渐走向消亡。爱屋吉屋破产,平安好房离场,好屋中国卖身。这场从线上发起的探索依然未有成功范本。
在招股书中,房多多提到,由于其市场以交易为导向,其主要竞争对手为贝壳以及以流量为导向的平台。
这部分竞争对手,包括譬如房天下以及安居客等平台。从目前来看,房多多的竞争优势并不突出。
根据易观千帆指数,2019年8月,安居客的月活指数为1928万,贝壳找房的月活指数为806.1万,而房多多的月活指数为21.8万。
10月11日,一位广州中小型中介机构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平台的选择,房多多并非他的第一选择,这主要依据的是综合实力以及房源数量,而增值产品服务这块,有的平台在入驻后会免费赠送。
张大伟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房多多模式曾经填补了市场的空缺,将经纪人和新房关联在一起,但随着经纪公司转型,开始直接从事新房业务,资本市场已经对于这种模式不太认可了。例如在美股上面的搜房网,市值从过去最高点的300多亿元人民币跌落到现在的10亿元人民币左右。”
10月12日,深圳中原董事总经理郑叔伦向时代周报记者提出:“房地产的电商平台都还没有成功个案,目前很多传统的中介公司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线上力量,务求做到线上线下全面开花。像房多多这样的互联网中介的确存在一定发展压力。”
庞大的注册用户是房多多手中的一张王牌。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有将近200万名房地产经纪商户中,房多多平台的注册经纪商户数超过91万名,渗透率超过45%;截至2019年6月30日,房多多平台拥有超过107万名注册经纪商户。
虽拥有较高的注册用户,但其创造的平均效益并不高。
2018年,在房多多平台上闭环总交易量(GMV)为1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以2018年的数据来算,由此算来,每个经纪人的平均(GMV)仅在12万元左右。
房多多要想在资本市场表现强劲,仍要迎接更多的挑战。
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蔡颖 发自广州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房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