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2019年上半年的销售中,汉高实现销售额101亿欧元,增长1.1%。不考虑汇率和收购、撤资的影响,有机销售额增长0.1%。而化妆品、美容用品业务部的有机销售额下滑2.3%,调整后的销售回报率为13.5%。基于2019年上半年业绩,汉高下调2019年全年业绩增长预期为0-2%,其中,美容护理部门业绩预计持平或至下滑2%。
宋清辉认为,汉高的美容护理业务业绩下滑,可能还与核心竞争力下降有关,高端洗护领域竞争品牌较多,施华蔻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此外,汉高应该注重夯实基础、修炼内功和规范运作流程,仅靠清库存、追逐广告效果,最终伤害的还是企业自身健康肌体。
针对中国市场的库存情况,北京商报记者邮件采访了施华蔻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进行回复。
未来如何破局
去库存的动作并不是刚刚开始,早在2015年,汉高集团就已经在中国市场方面实施了去库存化的政策。但是彼时的汉高集团化妆品、美容用品零售业务业绩呈增长态势,直到2018年,化妆品、美容用品业务的业绩开始下滑。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汉高集团化妆品、美容用品业务的有机销售额略有下滑,为-0.7%。从名义上看,销售额增长2.1%,达39.5亿欧元。调整后营业利润增长1.6%至6.75亿欧元。调整后的销售回报率略低于去年水平,为17.1%。进入2019年后,化妆品、美容用品业务表现不如预期。财报指出,虽然汉高集团成功推出了新的品牌与创新,专业美发业务的表现也超越了市场整体水平,但在西欧和中国等关键地区的零售业务表现不佳。
业内人士认为,施华蔻在中国市场中调整库存,影响了施华蔻销售业绩的同时,也影响了品牌形象。对此宋清辉指出,施华蔻主打专业美发沙龙品牌,定位高端洗护,经常性的折扣促销降低品牌的定位,对品牌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高库存外,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也是施华蔻目前的关键。目前中国高端洗护市场规模仅超60亿元,但是高端洗护市场并非蓝海,既有水之密语、吕、沙宣等国际品牌割据,又有阿道夫、滋源等国产品牌的崛起。
业内人士指出,做高端洗护品牌,差异化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当市场走向饱和时,市场竞争也会逐步回归本质,掌握更多主动权的消费者,会倒逼高端化竞赛走向差异化的博弈。在这样的竞争局面中,施华蔻未来必须打造自身的独特卖点,而不是单纯依靠折扣促销来拉拢消费者。
有专家认为,当信息不对称被消解,销售渠道愈发扁平之后,依靠低价竞争和“让利起家”的时代已经远去,品牌必然要在精进产品的过程中塑造差异化价值,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研发出能够戳中消费者日常头发护理痛点的概念与功效的产品,优化消费者洗护体验,才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关键。
宋清辉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施华蔻要想保持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亟须通过创新求变,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体验。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 蓝朝晖 李濛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施华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