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危机
这两桩合计超过10亿元的交易相继延期寄发通函,意味着志高控股短期内无法用这些资金来缓解紧张的资金链。志高控股此前在2018年财报中称,其一般在每年年中及年末的资金需求短暂较高。
此前,志高曾宣布将安排“卖地”所得款项的九成用于购买原材料,5%用于营销,还有5%用作一般运营资金。而对于出售暖通股份的资金,志高则宣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以增强资金状况应对即将到来的空调销售旺季。
一般营运资金的频繁补充,从侧面反映出志高的资金链紧张程度。
此前网上流传的一份志高关于今年3月工资发放的文件显示,其资金极度紧张,总体经营绩效已经连续数月为负。这份文件规定,除了月薪低于六千的员工足额发放外,其余员工工资均被打折,并称此方案将执行至经营情况好转。
2018年财报还显示,截至2018年末,志高控股的营运资金为2.57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同期下降66.7%。此外,2018年末志高控股的现金及银行结余比去年同期减少人民币3.21亿元。
在资金减少的同时,志高的融资成本则在上涨。财报显示,2018年度其融资成本较2017年同期增加约20%。财报显示,2018年志高控股透过银行贷款及融资租赁资金等各种财务安排为其业务营运取得资金。2018年末,其所动用短期及长期借贷结余共计17.5亿元。当期融资租赁负债约为人民币2亿元。
但这部分资金不足志高控股当期综合负债的1/4。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其综合负债总额为人民币81.67亿元,比2017年同期收窄1.5%。
上述空调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志高出现的持续资金链问题不能理解,因为志高家用空调2018年四百多万台销售量的规模并不小。据其了解,比志高销售规模小的多的美博、月兔等空调企业在2018年的销售量都实现了增长。
份额去那儿了
志高曾经是空调行业的一匹黑马,一度紧跟格力美的海尔之后,冲到家用空调市场份额第四。志高创始人李兴浩还不时隔空叫板格力,放言决心追赶海尔。2009年7月,志高控股正式在港股挂牌。
但它此前的行业地位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奥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家用空调的销售量达到5703万台。以此粗略计算,433万台志高家用空调的市场份额大概为7.6%。业界认为志高目前在家用空调行业排在行业七或八的位置。
2018年似乎是志高的“水逆”之年。
除了市场份额缩水外,曾在上年跨过百亿营收门槛的志高控股,2018年营收仅有9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4%。更重要的是,2018年志高控股还转盈为亏,年度净亏损为4.8亿元,同比下跌1109.2%。当期志高家用空调产品的毛利率也由上一年的15.2%降至10.3%。
志高控股在年报中将之归因于全球经济不好、原材料成本增加以及销售成本增加等。但另一位熟悉空调渠道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两年整个空调行业的原材料、人工成本确实上涨较多,但大家都是一样的,并不是只针对志高涨价。
作为参照,2018年格力空调的毛利率为36.48%,同比略降0.59%。美的暖通空调产品的毛利率当期为30.63%,同比上升1.59%。海尔空调2018年的毛利率为31.72%,比去年同期微降0.11%。而此前与志高同在空调二线军团作战的奥克斯,2018年营收已经达到860亿。
但将志高的问题仅归咎于2018年有些偏颇。2015年,已退居二线四年的志高控股创始人李兴浩再战江湖,重新操盘志高空调的国内营销。在他复出的前一年,志高2014年营收只有92.3亿元,同比增长0.5%。
除了家电补贴停止外,这位熟悉空调渠道的业内人士认为,志高的问题与其近年来的渠道策略、经营策略有很大关系。他告诉记者,志高这几年没有抓住电商渠道这一波兴起,对于线下渠道来说,又没有做太多的变革或整合。“志高对电商的态度点像之前的格兰仕,想全力往线上做又怕冲击线下,反反复复。”
李兴浩此前曾雄心勃勃的提出了志高要在2020年实现千亿营收的目标。但眼下来看,志高2020年要保住百亿营收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志高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