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转型成效缓慢
在剥离地产业务加快去地产化的同时,中航系从2016年开始转型物业管理,并于2018年月5月11日将中航地产更名为中航善达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三年转型,中航善达2018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6.56亿元,同比增长12.9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8.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68.84%。
然而,业绩增长背后,公司的净利润却耐人寻味。
2018年,顺利完成惠东项目和贵阳项目的出售挂牌交易,并完成上海天盛广场项目工商变更和资产交割,全年共实现投资收益 12.4 亿元。
资产的频繁甩卖,对公司2018年业绩起到修饰、润色作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航善达的净利润仅为-1.5亿元。
而随着房地产资源持续卖出,地产开发板块也将逐渐萎缩,物业管理业务的低利润也许将难以支撑公司未来业绩。
根据财报显示,在8.57亿元的总利润中地产业务的净利润达到6.81亿元,物业管理业务仅实现净利润1.64亿元。其盈利能力与同行相比,并不理想。
2018年,碧桂园服务实现了9.3亿元盈利,雅生活服务实现了8亿元的盈利,彩生活、绿城服务分别盈利4.9亿元、4.8亿元。
在净利润不尽如人意的背景之下,中航善达也在有意借助外部的力量发展规模。
今年4月15日,招商蛇口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协议受让中航国际控股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中航善达22.35%股份,以持有的招商物业100%股权认购中航善达非公开发行股份。受让中航国际控股所持股份后,招商蛇口将成为中航善达第一大股东。
截至2018年年底,招商物业总资产为16.98亿元,年营业收入29.2亿元,拥有下属机构61家。在管物业逾500个,服务项目面积超7500万平方米。
根据中航善达年报,截至 2018 年 12 月,中航物业全国物业管理项目共523 个,管理面积达5307 万平方米。
将中航善达的在管面积合并之后,招商物业的服务面积将接近1.3亿平方米。凭借整合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国内物业管理第一股。
“此次收购还在推进之中,现在公司的全部精力都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上面,目前来看,暂时不会加大房地产项目的转让力度。”中航善达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资产重组后的中航善达能否成功去地产化,顺利完成转型?物业管理盈利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目前来看仍有待观察。
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蔡颖 发自广州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中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