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电 ,时隔一年有余,曾经一年狂卖7.5亿元的“神药”莎普爱思,依旧没能从2017年底的那场舆论重创中走出来。
近日,莎普爱思发布2018年业绩报告和2019年一季度报告,两期营收、净利均下滑,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亏损1.26亿元,同比减少186.42%,这也成为莎普爱思上市五年来的首次亏损。
“神药”风光不再 营收净利双降
资料显示,莎普爱思是一家以生产、研发和销售化学制剂药和中成药为主要业务的医药制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莎普爱思滴眼液、大输液和头孢克肟等。
2018年,莎普爱思实现营收6.07亿元,同比减少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26亿元,同比减少186.42%。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8亿元,同比下滑21.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3万元,同比下滑52.42%。
莎普爱思在财报中将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的原因归结为,2017年12月有关自媒体发布报道,对公司的品牌美誉度产生负面影响,相关市场推广计划未能按原计划实施,导致中成药产品销售量大幅下降,产品价格降低所致。
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财报后发现,莎普爱思自2014年7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以来,滴眼液便成为公司业绩贡献的主要来源。财报数据显示,2014-2016年,滴眼液的产销量逐年递增,到2016年实现生产量2818.35万支,同比增长4.46%;销售量2825.03万支,同比增长13.13%。尤其在2016年,该产品的营收达到高峰的7.5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77.03%。同时,莎普爱思的净利润更是大幅度攀升,三年分别同比增长26.12%、34.10%、56.63%。
可好景不长,2017年12月,自媒体“丁香医生”在《一年狂卖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一文中称,莎普爱思宣传其滴眼液能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的说法为无稽之谈。受此影响,莎普爱思股价连续下跌9个交易日,其中两天出现跌停。
在“神药”风波后,莎普爱思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广告停播等整改,但依旧挽救不了滴眼液销量及上市公司业绩。2017年年报显示,莎普爱思滴眼液生产量同比减少7.55%,为2605.57万支;销售量同比减少12.48 %,为2472.48万支。2018年,莎普爱思滴眼液销量较2017年进一步下跌了51.52%,仅为1199.02万只,销售收入3.25亿元,较2017年减少52.58%。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梁晓月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对于医疗器械、药品等广告宣传的规定非常严苛,如果存在虚假、不实的陈述,夸大治疗效果,或者引发容易误导公众的宣传,一经查实,工商和食药监均有权进行处罚,除了没收违法所得、进行罚款外,也有权在主管行政部门的辖区内要求暂停销售。
梁晓月补充道,从患者角度讲,如果因听信广告或者承诺而使用了药品,但是没有达到治疗效果,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获得退一赔三的补偿。如果构成人体其他损害的,也有权主张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莎普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