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为缓解资金压力,荣盛发展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进行了多次融资。
截至目前半年发债融资超260亿元解资金之渴。2108年9月28日,荣盛发展公告称,拟在境外发行总额不超过5亿美元(约34.34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2018年8月,荣盛发展披露了拟申请发行两单共80亿元的公司债券,另拟向股东荣盛控股和荣盛建设借款70亿元;此外,公司曾计划以非公开方式发行不超过10亿元的债权性固定收益类产品。
进入2019年,荣盛开始了新一轮密集发债计划,包括总额10亿元的债权融资计划;发行30亿元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5亿元的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11.67亿元的公司债;9.1亿元的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
对于荣盛发展近期的密集发债融资,肖磊认为,目前荣盛的负债率依然偏高,冲击更大规模的业绩,一方面是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可以说也是为了更好的为接来下的负债做一些铺垫,否则未来的借债成本会非常的高。如果按照目前的数据,荣盛发展依然是可以从市场上借到钱的,而且成本不会太高,但去年的销售数据可能持续性存疑,如果今年整个房地产商业继续下行,那么目前这个水平的负债就会对其带来较大的影响。另外,各大房企都在谋划转型,荣盛发展也不例外,负债高企也会影响到其转型战略,这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是存在较大挑战的。
频繁违规涉诉超500条居行业第一
负债高企的荣盛发展还被频繁曝出违规项目,涉嫌多起诉讼。
3月7日,石家庄市住建局网站发布了一则处罚项目公示,其中,荣盛发展旗下两家控股子公司荣盛广场和荣盛城榜上有名。
据了解,荣盛广场因在未竣工情况下,以售后包租的方式卖房,而受警告、责令限期整改,并被罚款3万元。荣盛城则为荣盛发展的控股子公司的项目,该项目在未取得预售证的情况下违规预售,并取得预付房款3085万元,被石家庄住建局判定违法情节严重,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31万的罚款。
“此类售后包租其实是商铺的概念,也说明这个业态方面资金回笼是有压力的。当然对于此类子公司来说,操作不规范或者说没有行业操盘纪律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仅2018年以来,荣盛发展旗下廊坊多个项目被媒体曝光,存在违规销售行为,涉及项目随后还遭廊坊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关停。
2018年12月26日,荣盛发展在廊坊市建设的荣盛华府二期项目,因为存在封闭露台、增大顶层楼梯间尺寸、增建屋顶水箱间、增加平面尺寸、地上及地下超建的行为,被廊坊城管局罚款117万元;2018年12月7日,荣盛发展旗下廊坊多个项目被媒体曝光,涉嫌首付分期、购房三年后网签、代办户口及准购证以达到购房目的等销售行为。同月,被曝光涉及的廊坊市荣盛花语城项目,销售处被廊坊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查封,网签被关停;2018年5月,荣盛发展控股孙公司河北荣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旗下项目荣盛华府,因未取得预售证违规预售,被石家庄市住建局处以罚款10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查阅天眼查发现,近十年,荣盛发展的司法风险包括开庭公告、法律诉讼多达近千条。其中,2010年7月-2019年1月,开庭公告达504条。2013年1月-2019年3月,法律诉讼到达504条,仅2019年以来,法律诉讼就达到33条。
“荣盛发展三个多月的的法律诉讼可能相当于一个公司一年的数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研究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荣盛可能是史上诉讼最多的地产上市公司。比如,在A股上市的国内房企,万科涉及的裁判文书记录为27条,泰禾则为25条,金地则仅有6条。
财经评论员肖磊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在整个去年房地产市场都不是很景气的背景下,荣盛发展的业绩确实令人感到意外,但是如果再看看相关处罚,就不难知道,去年的业绩,一方面是因为确实从销售上有整体的提升,但还有一部分业绩应该是在未竣工的情况下,采取售后包租方式销售商品房,可以说荣盛发展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违规操作了。
来源:长江商报 江楚雅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荣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