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导致了人人车危机?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夜坍塌的。在人人车“暴力”裁员,战略调整的背后,此前其大规模烧钱补贴,持续亏损等资金链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
曾经的人人车,可谓二手车市场的创业明星、资本市场的宠儿。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人人车共完成了6轮融资,总计8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腾讯、高盛集团(中国)、滴滴出行、顺为资本等机构。

图片来源:全天候科技根据IT桔子整理
2月18日,一名自称是人人车评估师的人在网络平台爆料称,“公司通知所有人离职”,“人人车正式宣布破产”。对此,人人车随后进行了辟谣,并发布声明称,“今日在社交平台出现的‘人人车正式宣布破产’‘人人车关闭所有站点’‘人人车资金链断裂’等均为假消息,存在人为故意传播的情况。人人车目前一切业务运转正常。对于上述恶意制造人人车谣言的行为,人人车已搜集好证据,并向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报案”。
周洲认为,虽然人人车否认破产,但是大规模裁员、补贴不到位和推合伙人卖资源包这些事情,都足以证明公司面临资金链危机。
成立于2014年4月,人人车率先以C2C模式进入二手车市场,在平台规模最为庞大的时候,不仅覆盖城市超过100个,员工规模也突破了一万人。但目前,人人车官网已将“覆盖超百座城市”这一表述从简介中删除。而据界面数据统计,2018年年底,人人车服务城市仅剩下71个城市,与之前的110个相去甚远。
据蓝鲸TMT报道,人人车目前在多家广告公司欠下债务,仅拖欠分众传媒的广告费就接近千万元;在2018年底,人人车运营主体被分众传媒和及其子公司优幕广告诉至法院,但双方纠纷细节尚未公开。
春江水暖鸭先知,赵雷在去年底就察觉到了公司资金紧缺的信号。当时成都区的卖车业务出现不少拖欠尾款的现象,原本12天以内需到账的资金,多数变成逾期一个月。
这一切都加深了外界对于人人车资金链紧张的猜测。融了8亿美元的人人车,为何这么快就又缺钱了呢?
高额的广告费或是加速资金缺口形成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二手车电商之间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烧钱”打广告、补贴用户均为常用手段。人人车也毫不手软。2015年11月,人人车签下知名影星黄渤作为代言人,花费7000万元在全国各大媒体和渠道进行广告投放;2016年,人人车的广告费用涨至5亿元;2017年10月,人人车拿到新一轮融资后,李健再表态,决定投入10亿元正式开启广告营销大战,抢占市场。此次广告投放力度前所未有,从2017年底持续到次年年初,也就是说,如果李健的表态执行到位,人人车在三、四个月时间内消耗了10亿元广告费。

广告上的重金投入,加大了人人车的资金缺口,进而需要不停地融资。根据36氪报道,2016年底、2017年初,李健曾经分别找到瓜子、优信、易鑫“求收购”,估值最后降低到大概3亿美金,仍然没有成交。对于这一说法,人人车方面给予了否认。
到了2017年9月和2018年4月,人人车再次拿到了滴滴的投资,并在二手车业务方面达成合作,再次进行规模扩张。李健曾对这次合作寄予众望,2018年初,李健曾经宣称,“滴滴计划未来三年从人人车直采至少一百万辆二手车和新车。”
可惜该计划并未成行。滴滴虽然自带流量,但在人人车业务上并没有得到有效转化。周洲发现,滴滴司机对二手车的购买力并不强,而且选择哪个车商,还是要看价格、看市场,跟滴滴是否投资人人车毫无关联。另一方面,滴滴司机开过的车由于行驶里程较长、车况复杂也并不受普通消费者欢迎,“但滴滴空降的高管倒是加重了内部管理混乱和派系之争。”
周洲认为,数位来自滴滴的新管理者上任后,公司内部一度出现指令下达混乱的情况,“比如车子上架的标准,接连三天下达了不同指令,今天刚收到的指令可能明天就无效了。”在其看来,目前公司内部分已经形成“三大派系”,分别是滴滴空降的高管、阿里系和人人车的老员工,内部斗争愈发明显。
有人人车内部员工提到,公司内部早有传言称,李健已没有了实控权。在2017年滴滴的战略投资中,有市场传言称,人人车获得该轮融资的代价是创始团队出让公司的控股权,随后李健对此事做过正面回应:“不能透露对方占了多少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控股。一开始谈的就是融资,我们从没有想过被收购这件事。”
但在李健看来,上述都不是人人车不能盈利的真正原因,真正导致人人车亏损的原因是,“员工没有尽职尽责,导致交易效率不高。”
李健的回答指向了人人车面临的另一个局面——员工飞单。
“飞单”指的是销售人员跳过平台与车商私下交易,为目前二手车电商行业中一个较为常见的乱象。有行业人士透露,日常的二手车业务流程为,客户打电话或在网站留下需求信息给客服,客服就会把线索给到相应的销售,客户看车时,销售会根据车况选择把线索给到二手车商或者在平台上架。但飞单的销售会故意选择比较畅销的车型给到二手车商,与二手车商达成协议,车商一旦成交就会发回扣给销售人员,一般在几百到千元不等,根据车子总价而定。
周洲做过一线销售,他提到,在人人车系统成交一辆车,通常只能收到几十或上百元的提成,这与二手车商给出的“红包”数额相比有明显差距。
但飞单带来的后果是,在自家平台上架的多为不太好卖的车型,这也导致车辆在人人车销售速度较慢,严重影响客户体验。在他看来,员工飞单正是公司的考核制度和管理混乱造成的恶果。
AI财经社曾经引援知情人士说法,称人人车平台上的“飞单”现象非常普遍,占交易比例的10%,甚至部分员工的飞单率达到80%,公司在管理方面已经相当无力,很快会面临一波巨大危机。
除了以上的原因,陆源认为,汽车金融业务迟迟未能担起重任,也是人人车失利的原因之一,“对于在交易层面不太赚钱甚至亏钱的二手车电商来说,汽车金融算是一个比较可靠的盈利点,因为二手车电商做汽车金融在获客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只要解决好资金和风控问题,对营收是很好的补充。人人车基本和瓜子在同一时间进入这一市场,但节奏明显慢了一拍,之后更是一步慢步步慢。
相比之下,优信和瓜子都非常重视汽车金融业务,并且在规模上已经将人人车甩在了身后。
优信早在2015年2C业务上线不久后,便推出“付一半”的金融服务,2018年以来,汽车金融方面的收入始终占据优信整体收入的50%左右;瓜子也在2016年3月挖来原宜信CTO张小沛,组建金融和大数据团队,且在该年年底拿下了互联网小贷牌照,从此加快向二手车金融业务扩张。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从资本市场的宠儿到全国性大裁员、拖欠广告费,人人车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或许还有更多答案。
二手车电商何去何从?
目前人人车的危机已经为整个二手车电商行业敲响了警钟。当资本寒冬来临时,靠烧钱维持行业关注度的二手车电商们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截至2018年底,共有17家二手车电商平台倒闭,其中资金链断裂成为主因。
寒冬之下,行业正在快速洗牌。2019年的二手车电商将走向何处?
“2019年将不再拘泥于单一模式的争夺,各家公司根据自己手上的资源,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复合体系。有能力的可以打造复合场景体系,因为只有控制场景才能掌握更多的议价权,瓜子近期收购PP租车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陆源还表示,2019年汽车销售市场可能比较疲软,二手车市场也不一定出现像去年那么大的增长,而且竞争会更激烈,“但电商在整个二手车交易中所占的比例可能还会有所上升,之前仅占了10%左右,19年可能会有小幅增长。”
曾真认为,虽然目前二手车行业在交易等环节很难盈利,但可以通过后面的金融、保险、售后等服务收回,“二手车交易是高额非标产品,虽然频率低,比如普通人三五年才可能遇到一次,但属于大宗交易,金额高、期限长,可以附加的价值及服务也多。”曾真透露,对于优信自身而言,为保持消费者品牌认知及信任度,2019年优信将继续保持之前的广告投放节奏,不缩减但也不会再扩大,因为市场门槛已然够高,没有巨额的广告投入,新进入者很难突破。
身陷漩涡的李健也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人人车是第一个真正把商业模式走出来的平台,2019年会把新战略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今年之内实现盈利。
但目前,盈利对所有的二手车电商巨头都是个难题,这一美好愿景究竟何时才能实现,只有交由时间来验证。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潇、周洲、张家玮、赵雷等均为化名)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端木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人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