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之后业绩连续大降,哈森股份终于在2018年迎来了首度亏损。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哈森股份已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国内传统的线下渠道,已不能应对零售行业的变化;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丧失后,外销订单持续加速流失。
最近两年,哈森股份连续关店、裁员,能否走出泥潭?
业绩直降
一上市业绩就下降的魔咒,降临在了鞋企哈森股份(603958.SH)头上。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18年全年哈森股份归属净利润预计亏损7000万元左右,扣非净利润亏损1.21亿元左右。
2018年的巨亏,只是自2016年公司上市后,业绩持续大幅下降的延续。
数据显示,公司上市当年,即录得营业收入和归属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次年,下滑趋势进一步加剧,全年归属净利润仅1817万元,同比下降77.42%,扣非净利润更是首次录得亏损1177万元。
事实上,上市之前,哈森股份的业绩波动就已显现出来。2014年就曾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同比下降。2015年虽然净利润同比上升,但营业收入再度同比下降。
对于2018年的亏损,公司解释,是因为内销门店减少影响收入、外销订单萎靡、发生大额辞退福利、对部分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等原因所致。
哈森股份是国内较知名的皮鞋企业,除自营哈森等品牌外,还为国际品牌做代工。
近年来,因国内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不再,公司外销收入呈持续下降之势。到2017年,公司外销收入仅有1.53亿元,已不到2015年的一半。
关店裁员
哈森股份的业绩下降,伴随着公司的关店和裁员。
数据显示,公司最近两年连续裁员。2017年前10个月,裁员466名,产生辞退福利支出1690万元。公司预计当年11月-12月,仍将产生辞退福利210万元。裁员范围涉及母公司、子公司昆山珍兴鞋业以及深圳珍兴鞋业。
2018年,随着公司外销业务的进一步萎缩,主营外销业务的子公司深圳珍兴继续裁员,累计裁员449名,产生辞退福利支出2452万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哈森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