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净息差回升幅度有限之外,平安银行的净利差同样也呈现环比微幅改善、同比持续下滑的态势。统计显示,平安银行今年第二季度末净利差为2.06%,环比提升1个基点,同比下滑23个基点,其相比2016年一季度末的2.76%高位水平,已经下滑70个基点,也出现连续下滑8个季度后的微幅改善。
在存贷差上,平安银行也从2015年12月末的4.89%逐渐下降至2016年年中的4.71%,又降至2017年年中的4.13%,今年中报降至3.81%的水平,环比上季度3.84%继续下降3个基点。
平安银行对此解释称,本行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个人贷款规模和占比增加,带来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2018 年上半年受市场利率维持高位等因素影响,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同比上升,且幅度高于生息资产收益率,存贷差、净利差、净息差相应下降。
2018年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平安银行的存款平均成本为2.39%,较一季度年上升7个基点。其存款发力主要依靠零售存款拉动,零售存款较2017年末增长19.4%。同时,同业利率下降,也进一步压缩净息差的继续缩窄,让其负债成本压力有所凸显。
另外,平安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在今年上半年较之于一季度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盈利能力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相比于去年同期仍下滑20个基点。其总资产收益率(ROTA)也在持续多季度下滑之中。
信用卡业务狂飙猛进 防风控压力不小
对于把重心聚焦在零售业务的平安银行,其成本压力除了来自负债端的资金成本压力之外,转型零售业务的铺垫成本依然存在。
平安银行今年半年报显示,其成本收入比达29.66%,相比去年同期上升4.9个百分点,比去年年末下降0.23个百分点。以零售业务为例,其营业支出为114.31亿,相比去年同期营业支出增长50.73%,而其对净利润的贡献相比去年同期仅增长12.14%。零售业务在营业支出中的占比高达65.1%,其营收占比为51.2%,显然比批发业务要显得“昂贵”。
数据显示,2018 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持续加强战略转型的投入,营业费用为169.80亿元,同比增幅26.8%。营业费用中,员工费用 85.05 亿元,同比增幅38.6%;一般业务管理费用60.92 亿元,同比增幅23.4%;折旧、摊销和租金支出为 23.83 亿元,同比增长 3.0%。
另外,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突飞猛进,与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增长关系明显。2018 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累计新增发卡917.98万张,同比增长81.2%;2018年6月末,信用卡贷款余额3857.3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0%。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成为平安银行零售业务中重要构成部分。2018年上半年其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137.66亿,相比去年同期的76.42亿,增长80.1%;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等多项非息收入则出现明显下降,其中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下降75.1%,由2017年同期的22.42亿下降至2018年的5.59亿。
“信用卡业务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良贷款升高、资本充足率不足等隐形风险。零售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相对较弱、经营风险较低,但并非全无风险。从目前银行业的信用卡发卡速度来看,大量快速发放新卡的银行后期可能面临着不小的风控压力,已有银行开始面临信用卡不良高企等问题。”一位信用卡研究资深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不过,目前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在向好态势,截至2018年6月末,平安银行逾期、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和占比较上年末实现“双降”。不良贷款率1.68%、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关注率3.41%,较上年末下降0.2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75.81%、较上年末增加24.73个百分点。
长江商报消 记者 但慧芳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平安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