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嫌内幕交易,阳普医疗(300030.SZ)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邓冠华近日收到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资料显示,阳普医疗位于广州开发区科学城内,主营真空采血系统、体外诊断、影像诊断等医疗用品及相关解决方案,自2015年开始切入医疗信息化领域。
“公告的处罚仅为预先通知,不代表最终结果。”阳普医疗证券事务代表刘璐在接受时代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处罚意见和罚没金额仅为对董事长及其配偶个人的处罚,不涉及公司。对公司财务没有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经营战略不变。”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上市近9年以来,无论是经营业绩还是市值表现,阳普医疗基本上 “原地踏步”。
2009年12月25日,化工研究出身的邓冠华将一手创办的阳普医疗成功送上创业板,发行价25元/股,发行市盈率高达108倍。按彼时7400万股的总股本计算,其总市值为18.5亿元。
上市以后,阳普医疗通过设立、并购等方式陆续控股了9家子公司。然而,这些外延动作并未为其带来业绩上的扩张。9年间,阳普医疗的业绩一直不温不火,近3年的净利润更是持续下滑。2017年度,阳普医疗仅实现归母净利润1116万元,相较上市之初未有增长。
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亦不尽如人意。上市9年后,阳普医疗的总股本已扩增至3.09亿股,但市值却未有增长。截至2018年8月6日收盘,阳普医疗报收5.64元/股,总市值仅剩17.42亿元。
涉嫌内幕交易
7月20日晚间,阳普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邓冠华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该告知书内容显示,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邓冠华之妻张红涉嫌在敏感期内利用他人账户交易阳普医疗股票。
鉴于邓冠华与张红为夫妻关系且两人共同居住,上述交易行为被认定为家庭投资。而邓冠华系阳普医疗董事长、法定内幕信息知情人,知晓公司内幕信息,故证监会认定上述交易涉嫌内幕交易。
证监会拟决定,没收邓冠华、张红违法所得921.71万元,并处罚款2765.13万元,合计3686.84万元。公告发布后首个交易日,阳普医疗股价跳空低开,当日跌幅7.94%。
“上述拟处罚意见为中国证监会对邓冠华先生及其配偶的事先告知。据相关规定,邓冠华先生及其配偶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阳普医疗公告称,该拟处罚意见仅涉及当事人,不涉及公司。
据2017年年报披露的信息,邓冠华现年52岁,直接持有阳普医疗23.43%的股份,并通过长安睿享2号分级资产管理计划间接持有2.03%股份,系阳普医疗的实际控制人。邓冠华的妻子张红仍持有公司2.47万股限售股。
据证监会的通报,邓冠华夫妇涉嫌的内幕交易行为发生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2014年12月恰是阳普医疗股价大涨的前夕。2015年2月25日,阳普医疗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停牌。
2015年4月8日,阳普医疗披露资产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广州惠侨计算机有限公司(广州惠侨)100%股权,交易作价1.9亿元。其中60%交易对价通过发行股份支付,40%将以现金支付。同时,拟向实际控制人邓冠华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4750万元,用于支付本次收购的部分现金对价。
受此收购消息刺激,阳普医疗自2015年4月10日复牌后,股价连拉三个一字涨停。至当年5月22日,阳普医疗股价最高达到37.57元(后复权)。
在邓冠华、张红夫妇涉嫌内幕交易的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间,阳普医疗的股份涨幅接近2倍。据证监会通报,邓冠华、张红在此期间违法所得921.71万元。加上并处罚金,此次证监会对邓冠华夫妇的拟罚没金额3686.84万元,相当于阳普医疗2017年净利润的3倍多。
2015年6月,阳普医疗经历一波急速下跌后,开始漫漫阴跌。至今年8月3日,阳普医疗股价已跌至5.87元,较2015年5月的高点已跌去约84%。
另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当前,邓冠华直接持有的阳普医疗23.43%股份已全部质押。
并购“走弯路”
技术出身的邓冠华,在资本市场上并不算长袖善舞。
据公开信息,1988年邓冠华在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随后升任武汉大学化学化工研究所所长。
1996年,30岁的邓冠华南下广东,参与创办了广州阳普医疗用品有限公司(阳普医疗的前身),从事真空采血系统为主的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研发与制造,历任总工、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邓冠华还曾是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2009年,创业板开闸,阳普医疗于当年年末挂牌上市,超募资金达3.56亿元,超幕率326.87%,在当时刷新了创业板募资超募率的纪录。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阳普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