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法律规定指的是,2017年2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印发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引》),对存管银行的免责条款进行了明确。
根据《指引》,存管银行与网贷机构之间为委托代理关系,即存管银行接受网贷机构的委托,授权保管和划转客户资金;网贷业务当事人(出借人、借款人等)与网贷机构之间也构成委托代理关系,但不直接与存管银行构成委托代理关系。
中国银行(港股03988)业协会首席法律顾问卜祥瑞近日表示,网络借贷是一种民商事活动,必须坚持依法合规,其中,有无“银行资金存管”已成为网贷机构是否合规的硬杠杠,但值得注意的是,存管银行并不为P2P提供银行信用背书。
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6月份共有45家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出现问题,较5月份新增2家。
“银行存管不是万能的。”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接入资金存管平台后,平台账户、投资者账户和借款人账户在资金层面是分开的,只要投资者尚未投标,资金放在投资者账户中,安全由存管方负责,可以确保不被平台非法挪用。
“不过一旦投资者进行了投标,资金就进入到借款人账户,由于存管银行不负责借款项目真实性的审查,平台通过虚构借款项目的方式仍然可以套取投资者的资金,或导致发生恶性跑路事件。”薛洪言说道。
存管业务收紧
随着网贷平台接连爆雷,银行对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增量明显减少。上述不便具名的银行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其所在的银行主动清退了一些平台,还有对前期调研发现有一些异常平台主动预警,而且开除了一些预警里面有爆雷可能的平台,而且会对它进行公告。
时代周报记者从业内获悉,一家接入网贷平台数量靠前的银行目前其对于新合作平台审核越来越严格,比如目前平台累计成交额低于50亿元的基本上不再接入,对于平台资产、业务模式、高管背景等都会综合审核。
对于合作平台的宣传方面管控,该行方面也有所要求,比如不建议网贷平台用银行存管作为宣传口号,更不能夸大宣传。该行还提升了合作网贷平台的存管费用,希望通过提高合作的门槛筛选高质量的对接平台。
一部分银行也公开宣布退出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比如,贵州银行今年3月份宣布,因业务调整,暂停银行存管业务,将彻底退出网贷资金存管业务;长沙银行6月份发公告显示,将全面停办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为看看钱包停止资金存管服务。
另有一家银行在存管方面有新动作。7月18日,厦门银行正式上线了存管查询功能,只要与厦门银行资金存管业务合作的网贷平台用户,即可通过此项功能查询存管账户的使用情况。
刘小峰说,这波爆雷潮出来之后,在银行存管上,银行对网贷平台的审核更加严格,主要原因是银行担心声誉受损,这也导致银行存管变得艰难。
数据显示,2017年仅一年的时间共585家P2P平台上线银行存管,而2018年以来,上线银行存管的有193家。一年过半,成功上线存管的P2P平台仅占去年的三成。
薛洪言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轮爆雷潮后,活下来的平台基本都是上线存管的平台了。银行的这个业务,应该没有增量了。“已经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接近1000家了,这次风波后,能挺过来的,估计不到1000家,到时候每一家都已经上线银行存管了。”
徐科飞表示,不少银行早在今年年初就开始收紧与网贷平台的合作。“其实,平台爆雷的主要原因是做假标、自融及其他道德风险,银行也无从区分判断。”
来源:时代周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上饶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