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撕开科技外衣 京东金融还是那家“牌照荒“的金融公司

  二、模式天花板

  从行业发展经验来看,账户体系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作用至关重要,无论是腾讯金融还是蚂蚁金服,其支付账户都起到了基础设施的作用,而京东支付在此处的缺失始终是一个瓶颈。

  京东金融融资BP中提到的另一个数据是,截至2017年Q3的份额,收入规模占比排在第二的支付业务,绑卡累计用户数超过1.8亿,累计交易额超过3万亿。

  可以对比的是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份额。根据易观发布的《2017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监测报告》,仅2017年第三季度,国内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就达29.5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占比53.73%,约为15.85万亿元,财付通占比为39.35%,约为11.6万亿元。 

  显然,京东的支付业务仍然规模较小。这其中还包括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2017年1月,京东金融拿下了中国银联的战略合作,不仅成为银联的收单成员,还发行了NFC虚拟卡“京东闪付”。这可是支付宝和财富通都没有的政策倾斜。

  账户体系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业务的呈现效果。

  科技考拉从某与京东金融存在合作的金融机构人士处获悉,从用户导流效果来看,京东金融在个别时候可能还不如某些头部自媒体。一家财富管理公司要在线上发售理财产品,先走了京东金融的渠道,但销售额不太理想;后来转去走某消费金融的头部公众号渠道,效果竟然超过前者。

  三、求而不得的牌照

  在上文提到的京东金融融资BP中,对当时那轮融资的用途描述为,“本轮不低于100亿人民币的融资,计划将用于两个部分:并购金融牌照、技术研发和市场投入”。

  在此之前的公开口径中,京东金融曾不止一次的表示,牌照的获取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有业内人士对科技考拉称,事实上京东金融在申请牌照一事上并非不积极,而是监管方面对其实际能力存在质疑,因此银行、保险、基金等几个行业内所谓的“大牌照”,一直没有获得监管机构的放行。

  无论京东金融如何对外自动定位,收入构成几乎证明了它是个典型的金融公司。以目前的监管风向看,未来京东金融仍然需要放相当一部分精力在牌照上面。

  6月的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称:“只要金融机构有风险外溢的一定要持牌,一定要接受审慎监管,对于风险外溢不太大的机构,要加强对其业务的事中事后监管。”

  我们理解,京东金融希望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流量来源和底层技术优势的公司。但从其业务、营收、甚至品牌上来看,京东金融当前似乎都不能摆脱对京东集团的依赖,距离成为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虎嗅网 作者杨舒芳,冲科技联合创始人。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京东金融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