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尔多元化转型的决心似乎越来越坚定。
5月28日晚间,青岛银监局批复了海尔消费金融的增资申请,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加至10亿元,股权结构保持不变。此前两天,海尔空调还卷入一场“山寨”奖牌评选事件,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其急于寻求国际组织对其空调产品的认同所导致的。
第三方机构披露的2017年空调分品牌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格力、美的占比分别为30.28%、23.56%,海尔以10.09%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与头两名相差悬殊。同时,海尔的净利润在三大白电巨头中垫底。
业内人士分析,海尔长期占据家电龙头宝座,但近年来,美的等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若海尔不采取发展措施,或被竞争对手超越。
“山寨奖”背后,海尔空调行业“老三”
5月17日,海尔举行相关活动,部分媒体报道了“世卫组织专家代表为海尔颁发‘全球健康空气领袖品牌’”等消息。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声明称,并未给海尔或任何其他厂家颁发“全球健康空气领袖品牌”,也从未对海尔的空调产品或服务做过任何评价或评估。5月27日,青岛海尔空调有限总公司发布声明称,充分认可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方的声明。
海尔空调是此次涉事产品,“这从侧面显示了海尔空调的不自信,急于寻求全球性组织的认同,其实大可不必,做好产品及用户服务更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海尔空调在行业并不是强势产品。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7年空调分品牌市场份额占比,格力、美的分别占30.28%、23.56%位列前二,海尔以10.09%排名第三。家电业专家刘步尘也介绍,“海尔的冰箱、洗衣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空调位居第三。”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2015-2017年海尔的空调占公司营收分别是162.51亿、186.76亿、287.45亿,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在18%左右。
反观格力和美的,这两家的空调业务体量可谓“庞大”。2015年-2017年,格力空调业务营收分别为837.18亿、880.85亿和1234.09亿。同期,美的空调业务营收分别是644.92亿、667.81亿和953.52亿。以2017年为例,海尔空调的营收不到格力空调营收的四分之一。
从毛利率来看,2015年-2017年,海尔空调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8.24%、32.9%、31.79%;格力的毛利率分别为36%、38.54%和37.07%;美的毛利率分别为28.25%、30.56%和29.04%。
家电千亿阵营,海尔净利润最低
作为国内三大白电巨头之一,海尔最近几年与格力、美的之间的差距正逐渐拉开。虽然在水洗行业海尔仍然占据着龙头地位,但从企业的整体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上来看,海尔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目前,营收过千亿的家电企业有美的、格力、海尔。2017年,海尔全年实现收入1592.54亿元,同比增长33.68%,营收与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格力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家电千亿阵营中,只有美的2017年的营业收入超过了2000亿,为2407.12亿元,同比增长51.35%。
虽然2017年海尔的总营收高于格力,但净利润却表现一般,不及格力的三分之一,是三家千亿营收家电企业中最低的。2017年,海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为69.26亿元,同比增长37.37%;同期美的、格力的净利润分别为172.84亿元、22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7%、44.87%。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海尔近年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但却赶不上行业平均水平,也不如主要竞争对手增长快。”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白色家电的行业净利率一般在7%左右,而海尔2015年-2017年的净利率分别是6.60%、5.62%、5.68%,没能跑赢行业平均水平,也没能跑赢格力等主要竞争对手,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格力的净利率达到了15.18%。
这一定程度上与海尔的业务比较繁杂分不开,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多元化发展,产品线多,产业链复杂,消耗不少的费用开支。“产品不行,涉足领域广,但是不深不精。”产业分析师洪仕斌认为。
有业内人士称,海尔产业布局多元,需要进行研发投资的地方更多,研发投入大,对短期内利润率难免有一定影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海尔就打脸一事致歉 称“身份认定不严谨” 海尔空调获世卫组认可?回应:从未做过任何评价或评估 海尔被批未获世卫组织认可:颁牌的世卫专家为假冒 世卫组织否认给海尔“发奖” 称相关报道不实 世卫组织打脸海尔:从未颁后者全球健康空气领袖品牌 搜索更多: 海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