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互联网金融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尽管硬件是我们重要的用户入口,但我们并不期望它成为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户手中,然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雷军称。
到底雷军所说的“互联网服务”包括什么?其中,金融业务从来都是科技公司虎视眈眈的一块肥肉,小米其实也不例外。到底小米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如何了?
小米在招股书当中作出如此表述:“我们于2015年推出互联网金融业务。其后,我们研发了创新金融产品及互联网支付平台,以满足用户不同的财务目标。我们的贷款产品包括分期付款贷款及消费贷款,用户可分别使用该等贷款购买我们的硬件及满足彼等其他财务需求。我们主要通过小米金融、小米钱包及小米贷款手机应用程序分销我们的贷款产品。除贷款产品外,小米钱包另有手机钱包及支付功能,例如转账及支付账单。2016年12月,我们在中国内地联合创办第三家互联网银行,拥有少数股权。”
关于这家互联网银行,其实在2016年12月,雷军通过个人微博透露小米联合新希望集团、红旗连锁创办的银行正式定名为“新网银行”。这是继腾讯微众银行、阿里网商银行之后的中国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当时,小米通过全资子公司银米科技出资8.85亿元,占股29.5%;是仅次于新希望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新希望集团出资9亿元,占股30%。
除了银行以外,小米在小额贷款方面也在发力。“小米金融为本集团的金融服务部门,处于发展初期。小米金融精英金融科技行业的新创业务,尤其包括人工智能化的在线金融服务、科技化银行服务的异动应用程序、理财、贷款及保险产品和消费付款解决方案,与通过不断分析消费者大数据建立信用信息数据库。小米金融业务主要通过(其中包括)重庆小米小额贷款及我们合并联属实体北京小米电子软件在中国内地进行。”
“没有用户的信任,就没有我们追求的高效。用户的信任,就是小米模式的基石。效率,就是小米模式的灵魂。持续赢得用户的信任,我们的任何业务都将无往不利。而一家真正实现世界级效率的公司,将拥有穿越经济周期、持续抓住行业涌现的新机会和长久保持优秀运营表现的能力。”雷军如是说。
上市后,持续“钱紧”的小米如何维持用户的信任?这是雷军在小米未来成为公众公司后仍然需要直面的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 李隽) 共2页 上一页 [1] [2] 小米2017年收入超千亿 雷军为何却急着上市? 新京报:小米梦碎高端机 平均售价不足千元 小米IPO同股不同权:雷军持股28% 表决权超50% 小米这些数字是重点:去年亏损439亿 雷军持股31.41% 小米香港上市在即 雷军带出了怎样的小米帝国? 搜索更多: 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