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与线下
警方通报称,善林金融”采用传统的门店推销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对于善林金融而言,要让公众相信其所宣传,除了在民众中营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还离不开庞大的线人人员团队。工作人员推荐金融产品的主要依据则来自于善林金融的那些夸张的宣传。
一方面,做足广告的包装宣传,另一方面通过支付员工高额工资和高额提成,这给员工们极大的激励。为了拉顾客员工陷入疯狂,不仅将自己的钱投入,甚至拉上亲戚朋友等,善林金融的相当部分投资者来自于其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的亲属和朋友等,这些都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钱、养老钱等。
从e租宝到现在的钱宝网、善林金融,一个变化是增信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像e租宝当年在主流媒体投放大量广告,即可吸引大客投资者参与,而e租宝倒下后,主流媒体已不再接受任何这类新金融投资的广告,于是这些投资更广泛的来源各类网络媒体等。
这几年投资领域的一个变化是,由于社会普遍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投资公信力平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大量来源于微信社群、新媒体等,还有线下的熟人介绍。这和传统熟人社会契合,一个简单的投资收益图,通过熟人朋友等朋友圈模式传播,在熟人的站台背书下,一个很简单的骗局也难以识破,更何况善林金融已经在“上下”两个层次进行狂轰烂炸式的洗脑。
在善林金融的整个发变过程中,曾有地方监管机构曾警示,但从整体上看,监管还存在一定的缺位,致使这个庞氏做了三年,规模膨胀到600多亿。
善林的钱去哪了?
除了显示其在理财平台“庞氏骗局”敛财之外,善林金融涉足了一个遍布新零售、房地产、汽车制造业等诸多资金密集型的投资大局。
有些钱可能投入了房地产开发。
善林金融实控人周伯云就曾从事房地产开发,于2006年11月注册了“天津佳伦宏业房地产有限公司”,至今周伯云仍持股99.5%绝对控股。
不过,这家公司被诉讼缠身,曾10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老赖),主要原因是房子未完成无法交房以及拖欠工程款等,因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被诉30余起,被质疑项目投资烂尾棘手。
另外,邻家便利与善林金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据官网信息,邻家便利店隶属于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5日。查询邻里家工商资料不难发现,担任这家公司监事一职的项建安还是北京万卓智汇商贸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占股40%,持有另外60%股份的,是高通盛融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高通盛融恰恰是善林金融创始人周伯云投资的公司之一。
2017年8月21日,邻家便利店在北京的门店突破100家,当时邻家便利的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善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超商事业部总经理刘靓、善林金融商超事业部运营中心总监金和、善林金融的子公司高通盛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骏等善林系管理人员参与了该店的剪彩仪式,随后刘靓还代表善林金融做了开业致辞。
根据爆料称,在善林金融内部,邻家便利被视为兄弟企业是众所周知的,甚至善林金融的员工拓展客户时,都会以“老板不只做金融,还投资邻家便利店等实体经济”来为平台背景加分。
至于其他,有待进一步追查。
华夏时报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搜索更多: 善林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