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申报在A股市场中曾经发生,但大多属于大型央企,而富士康则是以民营企业身份进行特别申报的IPO企业。
富士康如此急切地想上市,一方面,是吸引投资扩大体量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转型的布局。2016年,富士康以35亿美元收购夏普,在业内普遍被认为是加速向品牌化方向转型的信号。
夏普的两难局面
在被收购前,夏普一直处于亏损境地。收购前的2015年第四季度,夏普亏损额达2470亿日元。而在被富士康收购后,夏普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了盈利,其中2017年第四季度盈利已达1.90亿美元。
不过,现在的夏普,其未来道路的选择却远不是财报数据看起来这么美妙。与海信的纠纷、富士康的上市之路,都令夏普这个品牌的未来发展变得扑朔迷离。
曾几何时,夏普是高端可靠电视的标志,其品牌形象与索尼三星等处于同一档次,不过,随着亏损而被富士康收购,情况发生了改变。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五一、十一、双十一等线上线下销售节点中,夏普电视的价格多次“跳水”,而这显然与其以往较高的价格定位不同,正是因为如此,夏普被富士康收购后,销量出现较快上涨。
有业内人士指出,富士康收购夏普后,通过价格战、大规模促销等手段,令夏普销量短期内增长迅猛,但接下来,在夏普这个品牌发展上,富士康可能面临非常棘手的问题,如果坚持打价格战,始终低价促销,那无异于彻底把夏普这个品牌的形象大幅“降级”,而这其实也与富士康希望通过收购夏普助力转型,实现自有品牌的初衷相违背,但如果不通过低价策略,则可能很难保证现在这样的销量。从这个角度看,夏普品牌未来的道路仍难判断。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 姚翀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夏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