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第七届中国慈善年会”20日在北京召开。年会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以慈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为重点。
慈善事业发展机遇,自给自足是关键
慈善产业,对于大众而言是一个新名词,更多人将慈善作为一种行为、途径,很少人以产业的形式关注慈善。其实,慈善既是一种帮助,更是一个产业,很多机构都可以从慈善事业中获得理想的产业回报。
中国慈善产业起步较晚,很多时候,我们耳边时常响起的慈善名人,多是国外的知名企业家和慈善家。国内的慈善家多以个人形象出现,很少以机构、法人形象出现。实际上,慈善作为一个产业,更需要机构、企业的涉足。
过去,中国慈善或者援助多以官方形式展开,随着民间力量的涉足,慈善事业也逐渐展开了行业规划。而慈善事业的关键点,就是不断为慈善事业寻找新的技术、资本突破口,简单讲,就是让慈善产业能够自给自足,满足自身需求。
一切以外部供血为主的产业都难以长久,慈善产业也是如此,很多时候,中国慈善事业缺的不是资金,是好的产业模式。这一点,也是善林金融经常思索的问题所在,尽管企业以多元化的形式支持了慈善事业,甚至,不惜以企业的长期生存为背书,帮助更多的民众,努力发展普惠金融。但是,相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需求,依然显得杯水车薪。
技术引领未来,善林金融开发慈善新路径
万幸,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和技术革新的时代。中国慈善产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机遇,就是区块链技术。
很少有人思索过,区块链技术对于现实境遇,中国现状能够给与怎么样的一种支持。善林金融在这方面给出了一份较为满意,而且具有持久性的答卷——公益区块链项目。严格意义上,善林金融的区块链项目并非简单的公益项目,而是以文娱产业为根基的公益项目。
之所以如此,是希望能够在纷繁的慈善援助中,寻找到一个能够自给自足,满足社会产业需要的服务机构。善林金融的区块链项目于2017年年中诞生以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逐步落地。
不过,善林金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技术领域的难题,尤其是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这不仅仅困扰善林金融的难题,更是全行业的技术难题,希望在未来能够发掘出更多的区块链技术优势。
其次,就是善林金融势单力薄,一力难持,需要更多的同道帮助。比如,善林金融的技术团队,就是经由“善文化”公司理念的感召,逐渐凝聚在善林金融旗下。未来,也希望有更多的同道参与其中,一起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努力。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