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莎普爱思临床试验评审参与者:有效性争议22年前就有

  舆论聚焦下的莎普爱思滴眼液,眼下遭遇最为致命的质疑是它的临床有效性。

  12月6日,食药监总局官网挂出通知,要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督促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该公司生产的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商品名:莎普爱思),尽快启动临床有效性试验,并于三年内将评价结果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

  而对于这款白内障治疗药品临床有效性的质疑,早在22年前的1995年,莎普爱思通过临床二期试验申报时,就已经存在。

  12月13日,曾参加莎普爱思临床试验评审的专家、原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赵家良教授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当时的评审委员会内对莎普爱思提交的报告存在不同的意见,有不少专家提出了反对。

  赵家良表示,当时主要的争议点集中在莎普爱思试验中采用的有效性标准,在“最能说明疗效的客观性指标”晶状体浑浊度上,莎普爱思并未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22年前临床试验的有效性标准争议

  根据莎普爱思披露的数据,1995年,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等6家单位完成了二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0.5%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对延缓老年性白内障发生及改善或维持视力有一定作用。1998年由北京同仁医院牵头,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等17家医院进行了三期临床试验,其总有效率为73.73%,与二期临床结论相似。

  赵家良表示,当时主要的争议点集中在莎普爱思试验中采用的有效性标准。

  据了解,当时莎普爱思采纳了三个指标来说明临床结果的有效——视力、晶状体浑浊度和舒适度。其中,视力指标呈现良性结果,舒适度也符合要求,但在晶状体浑浊度上并未给出具有说服力的结果。

  “我认为在这个三个指标中,只有晶状体浑浊度,是最能说明疗效的客观性指标,但莎普爱思在该项上并未能获得较好的结果。”赵家良认为,视力不是客观因素,不太适合作为证明疗效的标准,而舒适度也不能代表疗效本身。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崔红平也向澎湃新闻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视力因素受主观影响较大,患者的心理暗示作用、测试时的心理生理状况、测试环境等,都会影响到视力结果;而舒适度是所有滴眼液都需要达标的指标,不能用来说明有效。”

  他指出,视力结果本身是重要的参考,但要用来证明药物有效,必须和晶状体混浊度结合来看,“比如,视力提高的程度,是不是与晶状体透光率的改善成比例。”

  可见的是,莎普爱思二期临床试验研究组1998年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的文章,已经探讨了该项临床研究局限性。

  研究者指出,“白内障药物疗效评价在国内目前条件下相当困难,主要缺乏客观指标。我们采用主诉视力及国际标准视力表视力均为主观指标,晶状体浑浊度变化虽是客观指标,但白内障是一个缓慢进展性疾病,晶状体浑浊度变化很难短期内通过裂隙等显微镜分辨。结果显示,无论是药用组、对照组,绝大部分患者晶体浑浊度无明显变化。”

  对于晶状体浑浊度指标没有显著变化,崔红平认为,也与试验不严谨有关,“报告里说,当时的试验观察时间只有半年,实际上白内障的病程发展是很慢的,这个时间远远不够。”

2页 [1] [2] 下一页 

莎普爱思背后神秘私募:投资踩雷还是坐庄失利?

莎普爱思危机:富养广告穷养研发 难以自证神药有效性

莎普爱思评审内幕:争论激烈 相当一部分专家不认同

同仁解读为何不售莎普爱思 医生称其属于保健类药品

人民日报刊文评莎普爱思事件:莫让行贿药企以小博大

搜索更多: 莎普爱思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