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学飞和《投资者报》记者交流时称,预收账款的变化反映的是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强弱关系。五粮液的预收账款出现缩水,可能与五粮液近期做的招商调整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系列的调整也将会带来结构上的变化。“预收账款代表着未来的预期,由此看出,五粮液对未来的态度更为谨慎。”
近日,一份由五粮液品牌管理事务部下发的《关于对2017年8~9月违约经销商进行减量的通报》文件流传到坊间。文件显示,五粮液对涉嫌“搭便车”违反合同约定并跨区域渠道销售的31家经销商进行了通报,并对36家经销商进行了减量。该消息也得到了五粮液经销商的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继9月份处罚6家违规经销商售后,再次出现的惩罚消息。此前的9月19日,五粮液品牌管理事务部发布了《关于终止6家多次多地违约销售经销商剩余合同计划执行的通报》,终止执行与宜宾市开元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经销商的剩余合同计划。而今年的前8个月,五粮液已经清退了44家经销商。
但对此如何评价,记者并未获得五粮液方面正面回应。
能否完成销售目标
此前,五粮液方面曾表示,2017 年力争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10%或以上增长。根据2016年年报数据来看,五粮液去年的营业总收入245亿元。因此,如果实现预期目标,2017年全年,五粮液的营业收入将达到270亿元。粗略计算一下,2017年第四季度,五粮液必须产生50亿元营业收入,才能完成全年预期目标。那么,实现全年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在2017年仅剩的两个月中,五粮液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提升销量?就此问题,五粮液相关人士也未能给出相应的解答。
蔡学飞对本报记者表示:“就我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10月份五粮液的销售情况还可以。年底又是销售旺季,完成全年的销售目标,五粮液应该问题不大。但唯一的问题是,五粮液需要在健康的产品结构和经销商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
此外,目前整个白酒行业又开启一波新的涨价潮,有些是主动涨价,有些是被迫跟涨。最近,市场上又传出五粮液涨价的消息。有消息称,自10月25日起,五粮液系列产品在原价位的基础上上调20%。有经销商表示,包括五粮醇、五粮尊等五粮液旗下的其他系列产品价格均有调整,整体调价幅度在10%~20%之间。
就此问题,五粮液给予的官方答复是:“公司目前正在研究中,暂无定论,也未发通知。”
蔡学飞则表示:“高端白酒受到政策影响比较大,我认为年底涨价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年后持续热销的话,将会出现变相涨价的情况。”
《投资者报》记者 向劲静 共2页 上一页 [1] [2] 涨价潮漫延至中档白酒:五粮液旗下个别产品涨超30% 五粮液已启动收购计划 不考虑20亿以下的企业 五粮液重拳处罚36家违规经销商 众酒企仍在提价路上 五粮液前三季度净利增36.53% 五粮液老窖净利同增 蓄水池预收账款却一降一升 搜索更多: 五粮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