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中青旅再次发表声明称,“此事,我们有明确、真实可靠的证据,目前公司已委托相关律所跟进,此事已进入诉讼阶段”。此外中青旅还透露,该公司已经委托北京市中永律师事务所及该所指派的两位律师作为公司代理人全权处理“澳洲情报局”个人微信公众号于2017年10月31日发布由作者Sean Ren(任某)撰写的《中青旅伪造拒签:反正你查不到拒签记录》不实网文对中青旅品牌声誉及业务经营带来严重损害一事;并称稍后会公布相关证据。
随着当事人和中青旅纷纷亮出声明,双方看似都有事实证据,但也让事情的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那么,是否存在各个渠道都查询不到拒签记录的情况?一位不愿具名的签证专家介绍称,此事件跨度两年,中间澳大利亚签证由纸质申请增加了电子签证申请。所以系统数据存储和使馆发送签证结果的格式可能有所调整,会出现查询不到拒签记录或拒签信格式不一致的情况。现在如果通过电子签证申请不幸被拒签的话,确实是查询不到记录的。不过,此事目前不好判断。
出境游“痛点”
业内人士分析称,借签证入口争夺出境游市场这一逻辑很清晰,旅游企业在这一领域的争夺也呈愈演愈烈趋势。旅游企业通过签证业务,意在以签证为突破口来抢占出境旅游市场,毕竟签证是出境的第一步。随着旅游业竞争加剧,在线签证或成抢占市场突破口。但与此同时,作为出境旅游的第一环,签证一直以来也是遭消费者诟病最多的一环,被业界称为出境游“痛点”。
目前,已有多家OTA争抢在线签证市场。10月28日,飞猪推出“在线签证中心”,实现了OCR识别极速填表、在线自拍签证照、进度跟踪等功能;10月31日,携程旅游宣布,已获得全球各国84个在华使领馆的签证办理资质,可以直接与使领馆对接合作。有观点认为,旅游企业通过在线签证业务,可以获得出境游游客的消费入口,进而将之引导转化为出境游产品的购买者。可以预计,就像足不出户的手机购物一样,操作更便捷、有专业服务团队的在线签证办理将成为旅企的下一个风口。作为中国旅行社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中青旅显然也想在签证服务领域分一杯羹。
拜北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遇到此类消费案件时,消费者应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去相关签证管理部门核实情况,确定商家是否送签。若确实存在欺诈,可以向工商部门、旅游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若商家确如消费者所言,通过伪造拒签事实来私吞消费者的送签费用,其行为则构成消费欺诈,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北京商报记者 舒志娟/文 韩玮/制表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中青旅陷伪造拒签信口水战:与消费者各执一词 中青旅陷伪造拒签信风波:被曝伪造拒签信私吞送签费 中青旅被指“伪造拒签“续:涉事双方再均称被侵权 伪造拒签信?中青旅回应:系客户查询渠道问题 中青旅司马台长城登北京三季度旅游投诉黑榜 搜索更多: 中青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