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主打拼团购物的社交APP拼多多,日前被南京警方指其涉嫌传销。
原因和原理很简单,想买便宜货就得拉人发展下线。拼主如此,被发展的拼客亦如此。
然而好货不便宜。在民间,网站又被指售假、售滥售过期。

尽管如此,它的广告依旧漫天飞舞,覆盖极高,也是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的顶级赞助商——同时也挑战用户的极限。
如果能忘掉它的传销属性,最终你也会认为它涉嫌传销,因为实在太像了。
它能在这个时代生存并力排众议的活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这另外说明了一点:我们这个时代的商业创意太枯燥了,以至于低价销售的模式仍然能蒙蔽大多数人的双眼。
1
在拼多多的界面上,偶尔会看见“xxx发起了xx拼团”,或者“xxx刚刚成功拼了xx商品”,这些人都是你微信上的朋友或亲戚——有时候,你也会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拼多多,就是你在网上、电视上、手机上都能看到广告的新一代电商平台。

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拼团游戏之后你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这跟链条中微乎其微的一颗棋子罢了。
不断的拉人、刷微信,看看谁还没睡就叫他顶上。“装一个。”拼团的人对朋友,或者所有认识的人这么说。
在这个拼团平台上,懂得规则比什么都重要。并且拼团者还要遵守并传播这种规则。
基础规则是,只需任意两人即可拼团,成功后能以低价格买到商品。
这之后,参团者会得到“拼主免单券”,这仅在一天之内有效,而成为拼主则需要发起拼单,选定想买的商品,再拉5个人购买此商品并成功付款,拼主本人即可免费获得该商品。
而其他5名拼团在付款之后也会得到相同的“拼主免单券”,再次成为拼主。
是的,基础规则的背后,“拉人”是最重要的规则之一。

图片来源:无冕财经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拼团,规则中使用一种发展“下线”的营销手段。
在这个环节中,团长成了庄家,参与的人越多,她得到商品的价格就越低。
如此,许多“团长”为了以更加低廉的价格或是免费获取某种商品,就会不断拉拢周围的亲朋好友一起参与到平台的拼团活动中。
“开团。”第一次拼团成功往往会让人兴奋良久。按下按钮的那一刻,好似筹码变现金。
这厢欢喜。在后台,流量汇聚,游戏在另一边继续。
2
很短的时间里,拼多多成了电商届的黑马。又在很短的时间里,黑马被指售假、售滥。
因为使用了极具诱惑性的拉人规则,拼多多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用户。但前台的拼客和后台的商家都在增长时,麻烦来了。
商业终究抵不过低利润的侵袭。规则无限制地压低商品价格,也让商家千方百计地想法打破这规则。有数据表明,过去的一年里,拼多多投诉量居于行业第一。
而如此低廉的价格,有人开始质疑这家电商平台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在网上,最离奇似乎也最符合逻辑的答案是——罚款。
比如一名客户,拼完团交完钱就算万事大吉了。客单传到这边,另一个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客单到达商家的屏幕后,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游戏就吹响了哨声。
首场比赛是48小时内必须发货。不仅发货,还要求28小时内必须有物流揽件信息,否则罚款。
一切都非常急促。因为商家不会一天只出这一单生意,为了保障商品发货,商家和快递公司就要保持流水线作业。
而有商家在网上透露发货晚的代价:50元以下的一单罚10元;50到100元的,每单罚20元;100到300元的每单罚30元,大于300单价的,每单罚40 。
听着好像也正常。但这位商家还透露,无论商家当天卖了多少单,只要出现未揽件订单满10单,或达到发货订单总量的5%(含)以上 ,当天所有订单全部每单罚款。
商家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家公司选择了两个不同的快递发货。一天卖出去2000单,单价100元。其中一家快递拉100件到偏远地区的货回去,因为爆仓,没来的及扫描,第二天一大早扫描就算超时了,这2000件货就全部罚款,每一单罚20元,4万元没了。
而一旦罚款,店铺就处于惩罚期不能在平台上新,所有资源位下架,禁止提现至少15天。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拼团的单子都可能成为商家的累赘。而如果上述数据和举例都成立的话,任何商家的罚款都可能成为拼多多的营业模式之一。
在网络上其他的帖子里,拼多多还被指企业文化六亲不认,HR侵犯员工隐私,平台售假和公关强势删帖。
这些水贴,和正在康庄大道上行走的拼多多人设似乎正好相反,为观察这家公司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共2页 [1] [2] 下一页
拼多多助销50万斤核桃 引发改委点赞
拼多多营销手段被指涉嫌传销
拼多多“万人之选”:靳东的老干部风采,也有它的功劳
南京警方:拼多多和拼好货等拼团购物平台涉嫌类传销
天气转凉怎能无汤 拼多多上多款汤料包等你拼
搜索更多: 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