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天山生物并购标的有隐患 信披劣迹触目惊心

  合同的提前终止,使得大象股份成本锐减,由此前合同期内每年平均支付经营权费1.48亿元变为每年实际仅平均支付了5346.33万元,相当于每年成本减少金额超过了9400万元,这不仅比大象股份2015年的净利润还多,且也占到了2016年净利润的85%以上。理论上,这使得在该项目上本来要严重亏钱的大象股份反而因合同的终止而大幅获益,仅2015年到2017年6月末的两年半时间内,就因提前终止项目理论上获益1.73亿元。

  反过来讲,合同的提前终止对于武汉地铁2号线一方来说,事实上确实至少是每年少进账了9400多万元,显然这是极其吃亏的,可就是这样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武汉地铁2号线一方还是很愿意地接受了大象股份合同终止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呢?这实在令人怀疑这次合同顺利终止的背后,是否还有什么其它重要的附加条件没有被大象股份披露?

  2、采购支出与合同不符

  此外,从并购预案披露的数据来看,武汉地铁2号线明的经营权费的支付数据与大象股份实际支付情况也是有所出入的。

  依照并购预案披露的付款方式,2015年和2016年和2017年大象股份分别需要为武汉地铁方支付4598万元、5500万元和6500万元的经营权费,每年经营权费支付时间在当年的4月10日之前。如果按照合同付款方式执行的话,大象股份从2015年到2017年4月10日之前,应该总共向武汉地铁方支付1.66亿元的经营权费才对,可实际上根据并购预案披露的大象股份前五大供应商信息,大象股份向武汉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采购金额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6月份的采购金额分别仅为6149.22万元、6149.22万元和3100.09万元,合计金额为1.54亿元,相比之下仍有1000多万元的差额。

  此外,大象股份在2013年8月份还以4600万元的竞拍价得到了武汉地铁2号线30列列车车厢内展板4年的广告经营权,2015年8月以383.33万元竞拍得到了武汉地铁2号线5列列车车厢内展板2年的广告经营权。即使以上两项列列车车厢内展板的广告经营权无需一次付清,那么在以上周期内应该也需要数千万元支出吧?如果在算上这部分,大象股份披露的采购金额与合同金额之间应存在好几千万元的差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在该项目上获益颇丰的大象股份在实际支付广告经营权费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合同去执行?

  信息披露遮遮掩掩

  《红周刊》记者翻阅大象股份在新三板挂牌时的历年公告发现,该公司的信息披露可谓“犹抱琵琶半遮面”,诸多重要信息都没有披露。不论是武汉地铁2号线终止合同的事项,还是杭州地铁2号线终止合同并诉讼时间,按理说均不算是小事项了,按照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大象股份均应该予以披露,然而时至今日,却未见大象股份对以上事项发布过公告说明。

  其实,有关大象股份信息披露可能是不合规的现象也不是仅此两次,其在向股转公司申请其股票在股转系统挂牌期间以及在挂牌之后,该公司就有数次信息披露违规的情况,比如:自2011年8月至2015年10月挂牌之前,大象广告先后进行了4次增资并在增资过程中签署了对赌条款,但其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并没有进行充分披露。

  与此同时,资料显示,2015~2016年期间,大象广告、实际控制人陈德宏与泰德鑫之间还存在诉讼事项;2016年,大象广告与北京银行股分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行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4家银行存在诉讼事项。这些诉讼事项,大象股份也未进行过充分披露。

  2015~2016年期间,大象广告与关联方东莞市复宇贸易有限公司、东莞市赞盈贸易有限公司、东莞市信佳贸易有限公司存在资金往来、关联担保等事项,大象广告未履行法定的审议程序,对此,大象股份也未在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中进行披露。

  此外,大象股份的大股东诉讼以及处罚情况也时有发生,最近5年,持有标的资产41.19%股权的控股股东陈德宏就涉及14起诉讼。如2015年12月2日,持股大象股份1.83%股权的桂国平存在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处罚的情形,具体处罚决定如下:(1)对桂国平超比例持股未披露、限制期交易及短线交易行为予以警告;(2)对桂国平超比例持股未披露行为处以40万元罚款,限制期交易行为处以40万元罚款,短线交易行为处以20万元罚款,合计罚款90万元。2015年4月30日,持股5.3054%的刘柏权也因犯单位行贿罪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然而,对于上述诉讼处罚事项及违规事实,大象股份既没有发布专门的公告予以披露,也没有在其当年报中提及。公司的信息披露如此遮遮掩掩,难道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

  要知道,信息披露的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诚信度问题,而大象股份诸多应该披露的信息不敢让投资者知道,反映出企业的不自信、不诚信。对于这样一家诚信存在瑕疵的公司,天山生物进行高溢价并购,其风险实在是不言而喻。

  《证券市场红周刊》作者  王宗耀

2页 上一页  [1] [2] 

天山生物并购疑内幕交易 标的放量百倍当监管看不见?

“绩差股”三板寻重组标的 天山生物逾24亿蛇吞象

天山生物借壳式并购大象股份

连续5年增收不增利 天山生物拉响退市警报

连亏两年 天山生物拉响退市警报

搜索更多: 天山生物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