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关潘石屹的报道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澄清他的“跑路”传闻;二是分享SOHO中国的共享办公业务SOHO 3Q进展。
作为一名地产商人,潘石屹在互联网时代一度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地产“网红”,拍电影、做主持人、写书、关注雾霾,似乎沿着“网红”的道路越走越远。如今,当人们再度集中关心起他背后的地产集团却是由传言而起。
为什么外界会说潘石屹“跑路”了?潘石屹与SOHO中国卖楼的背后,中国地产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SOHO 3Q会带领SOHO中国走向何方?带着这些相关问题,《投资者报》记者致电致函SOHO中国,但并未收到对方只言片语的回复。
大山里走出的青年
网上有关潘石屹的介绍是这样写的,潘石屹,知名房地产商,1963年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潘集寨,他是微博大V,拍电影,做主持人,写书,关注雾霾。潘石屹家中兄弟姊妹五个,他排行老大,父亲潘诗林,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曾在清水县县政府就职,1962年被下放至潘集寨。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教育儿女时与普通农民家庭不同,在周围人的异样眼光中,完成了潘石屹最初的也是最有影响的家庭教育。
潘石屹说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家乡的山很陡也很大,气候很寒冷。曾经,潘石屹逢人就推荐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这部他读过至少七遍的小说,后来他还为同名电视剧代言。只因小说里描绘的,是他从小生活的平凡世界,他在书中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小说里的孙少平说过一句话,我迟早要扒火车去外面的世界,这句话曾经也是潘石屹发自心底的声音。
1979年,潘石屹考入兰州培黎中专。两年以后,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被河北的中国石油管道学院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1984年潘石屹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廊坊的石油部门工作,捧上了铁饭碗,每个月有46元的收入。
潘石屹将工资一分为三,其中两份寄给相继考上大学的两个妹妹。而他工作后积累的第一笔钱,就是给家里买了一台电视机。由于他母亲长年瘫痪在床,潘石屹知道电视对她有多重要。1987年两个妹妹毕业,没有了“养家”负担的潘石屹,最终还是服从了自己不安分的心,辞掉公职,南下寻梦。
南下寻梦创业
放弃了这来之不易的铁饭碗,潘石屹辞职南下深圳,到达南头关时,身上仅剩下80多元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
其实,潘石屹下海之时,也并不明白自己到底可以干什么、想干什么,但是潘石屹清楚地预见到:在机关里与其平淡无奇地度过一生,还不如下海轰轰烈烈地去拼一把。
后来潘石屹讲述了自己下海的心路历程:“我辞职是因为那是一个开放而令人激动的年代,国家领导人的言行,如当时胡耀邦穿一身西装都给国人的观念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我慢慢觉得,我在机关的工作完全是多余的、没用的。可能我们机关只有一个部门,就是输油管理的调度室有用。我感觉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多余的,不能给社会带来价值的环节迟早会被淘汰掉。”
有媒体报道称,由于没有边境通行证,潘石屹和四川绵阳人李勇,在“蛇头”帮助下,花了50元,爬过深圳二线关铁丝网,进入深圳。在深圳,言语不通的潘石屹在建筑工地挑过砖,推销过电话机,从业务员干到了业务经理。
1988年,“不愿一直给香港人跑腿的”潘石屹来到刚刚建省的海南,找不到工作,就在砖厂打工,挖土、和泥、脱砖坯。后来潘石屹成为砖厂的厂长,他曾描述过那段艰辛的生活:发电机一个月内被偷过3次、和愤懑的民工商谈工资、在居所差点被砖砸、承包砖厂、砖厂倒闭。
半年后砖厂停产,潘石屹重回海口。随着经济低潮的来临,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潘石屹决定留下来碰碰运气。“理个发两块钱还要砍价砍成一块。晚上睡在沙滩上,还要把衣服埋在沙堆里,生怕被人偷了。在别人房间看春节联欢晚会看了一半,便被人家赶走了。”
1991年8月,潘石屹与人合伙注册成立万通公司,高息借贷1000多万元炒房,随着海南经济第二波热潮的到来,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万通积累下了超过千万元的资金。“虽然后来又赔掉了,但让自己找到了胆量。”这是潘石屹赚取的第一桶金,也有了日后轰动地产江湖的万通六君子。
1992年8月,预感到海南房产泡沫不能持久的潘石屹撤离海南,北上京城。
“原来我觉得钱对人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出生于农村,从小就缺吃少穿的,加上我母亲长年瘫痪,我对财富的追求,也许算是很大的一个动力吧!”2005年,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时潘石屹这样陈述他创业的动因。
借SOHO中国做大
1995年,潘石屹离开万通,同年,潘石屹创办红石实业和SOHO中国,并开始开发SOHO现代城项目。
为了宣传另类而前卫的SOHO居住概念,为了将房子尽量销售出去,既没有深厚背景又缺少资金的潘石屹亲自担任SOHO 现代城的形象代言人,从此游走在地产和娱乐两界:作为男主角先后接拍了摩托罗拉、IBM、索尼、LG电视广告片;本色出演电影《阿斯匹林》;主持脱口秀节目《老友记》之《Mr.Pan》;写博客、微博粉丝数千万;拍照片出影集;关注PM2.5。
娱乐营销无疑是成功的,潘石屹曾表示,SOHO中国用于宣传推广的费用不到每个项目的千分之七。而一般大型楼盘用于此方面的费用为百分之三左右,南方的一些楼盘甚至达到百分之五。
SOHO中国致力于在北京和上海城市中心开发和持有高档商业地产,坚持独特创新的建筑理念,所开发项目均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里程碑建筑。目前,SOHO中国已成为北京、上海最大的办公楼开发商,开发总量达500万平方米。
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410),融资19亿美元,创造了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IPO。2006年以来,SOHO中国6次入选《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出的“最受赞扬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
共2页 [1] [2] 下一页
潘石屹因回报率低卖资产 SOHO中国转向轻资产模式
SOHO中国发2017半年报 潘石屹称出售资产为降低负债
待售资产40亿 SOHO中国售卖重资产偿债转型
SOHO中国还有40亿资产要卖,潘石屹:商场已经严重过剩
SOHO中国被疑走卖楼老路 潘石屹:卖楼是为专心出租
搜索更多: SOHO中国